木棉绽放 城市添彩

木棉花竟能祛湿解毒?专家警告:路边捡拾暗藏风险  第1张

近期,城市中木棉花开得旺盛,遍布街头巷尾,犹如众多红灯笼装点街道,为城市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春色。木棉花的盛开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他们纷纷停下脚步欣赏并拍照留念。此外,这一自然美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话题#木棉花的花语是捡回去煲汤#更是迅速登上热搜榜。

木棉花竟能祛湿解毒?专家警告:路边捡拾暗藏风险  第2张

祛湿法宝 广受欢迎

木棉花被誉为祛湿良药。相关研究显示,该花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糖及锌、铁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不仅赋予其药用价值,亦使其具备食用特性。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黄张杰专家指出,在中医领域,木棉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等多种作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木棉花适合用于消暑,是春夏季节的理想药材。此外,其树皮还具有缓解风湿病症的功效。

春季祛湿 煲汤首选

目前正值“回南天”季节,空气湿度较大,易导致饮食失调和情绪不稳等问题。木棉花以其显著的清热除湿作用受到青睐,很多人选择用它来熬制汤品。这一趋势导致市场上对木棉花的采购需求上升,众多商家也表示其销售量持续增长。

路边捡花 暗藏危机

木棉花虽有益处多样,但路边拾取后直接食用可能存在风险。药用木棉花需在特定环境中生长,并需经过专业处理。路边的木棉花掉落后,可能混入杂质和虫卵,花瓣也可能发生霉变,从而降低其药用效果。此外,作为绿化植物,木棉花可能接触过农药,并受到空气和汽车尾气的污染,因此,食用建议谨慎。再者,若未完全晒干的木棉花被食用,可能导致中毒和腹泻。

三类人群 不宜食用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食用木棉花。医生指出,体弱或年纪较大的人群应以温补为主,应尽量避免食用性质偏寒的食物;孕妇若饮用木棉花汤,可能引发胎动;阴虚津亏或体质虚寒的人也不宜服用。在这三种情况下,人群需特别注意,以防食用木棉花引发健康问题。

医生建议 安全第一

考虑到安全因素,医生建议公众切勿擅自采摘路旁的木棉花。若确实需要,请务必通过合法的药店或市场进行购买。此外,必须强调的是,路边的木棉花、油桐子、断肠草以及蘑菇等植物均不宜随意采摘。在使用木棉花等植物时,安全意识应始终放在首位。那么,在煲汤时,您是否习惯使用木棉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使用感受。若文章给您带来灵感,敬请给予点赞并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