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之都底蕴深厚
邯郸享有“中国成语故事发源地”的美誉,此地拥有1584个与成语故事相关的传说,包括围魏救赵、黄粱一梦、毛遂自荐等。这些故事承载着邯郸辉煌的历史,象征着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们不仅回顾了邯郸的历史,还为成语经济的当下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邯郸市内成语故事广为流传,这一文化现象在市区多个角落均有体现。成语不仅是文化标志,还深刻影响了市民的言行举止,成为邯郸城市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展现。
全方位植入城市场景
李玉昆,作为邯郸市城市管理提升攻坚行动小组的负责人,强调该市正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的综合融合。该市计划将成语的知识产权与城市建设各环节深度融合。在光明大街这一全长5.6公里的路段,已安装了108个以成语为主题的灯箱,以及150个印有成语浮雕图案的井盖,旨在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墙畔,每晚以成语“围魏救赵”、“黄粱一梦”等为灵感,举办璀璨灯光秀。春节期间,该地每日吸引约25万游客,游客们在光影交错的氛围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融入众多成语元素,不仅增添了城市景观的丰富性,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文创产品激发消费力
在光明大街的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一款由四片金属拼接而成的冰箱贴广受欢迎。该贴纸以乳白色为底,印有超过一百种不同字体的成语,巧妙地拼凑成一幅邯郸地图。尽管售价较高,但首批超过1000件的产品在三天内便迅速销售一空。
戎誉是该店铺的管理者,他提到,为了便于游客将成语带回家,该店已经巧妙地将成语元素融入到文具、水杯等产品设计之中。目前,该店已成功推出了8个系列,包含76种产品,总数超过1.4万件。自2024年下半年起,邯郸市文创产品的销量明显增加,增长幅度高达300%,成为文旅消费领域的新兴亮点。
农产品店别具一格
邯郸市光明大街上的“邯宝坊”店铺,整齐地陈列着20个县(市、区)的特产。店名巧妙地运用成语,如“款曲周至”代表曲周县,“传经送宝”指经开区,独具特色。这些别致的命名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选购商品。
游客们在本地购物时,发现可选购到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此举不仅让他们领略了成语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推动了农产品销量。同时,这一活动加深了游客对邯郸文化的理解,实现了文化与商业的和谐融合。
餐饮消费融入成语元素
顾客在逛累之后踏入咖啡店,可品尝到融入“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成语的拉花咖啡。此饮品不仅迎合了顾客的味蕾,更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此外,邯郸地区众多餐厅亦推出了与成语相映成趣的特色菜肴。
商家采纳了这些创新策略,成功吸引了众多顾客,并增强了他们的就餐感受。市民刘先生表示:“在品味佳肴之际,亦能领略成语文化的独到魅力,这让人觉得格外有趣。”餐饮业与成语文化的结合,从侧面体现了邯郸在多领域推广成语经济的远见卓识。
未来发展规划清晰
李春红,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强调,邯郸市近年在文化和产业两方面同步发展,成功将成语资源转化为推动产业进步的动力,且与城市发展战略紧密对接。面向未来,邯郸市计划将成语的展示、研究、挖掘等与旅游文化、制造业、农业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目标是为了增强城市的增长潜力。
邯郸市制造业预计将融入成语元素,推出特色商品;农业领域也计划打造以成语为主题的生态园区。整体而言,邯郸市正致力于拓展成语经济的应用范围,以期在各行各业中激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