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严峻
3月28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胡明提到,自春季以来,安徽省天气晴朗,降雨量减少,气温明显升高。此时正值春耕、清明祭祀以及旅游高峰期,野外用火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森林防火和灭火工作面临严重挑战,工作任务极为繁重。各地需予以充分关注,务必确保森林资源及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专项部署
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联合组织了视频会议,对清明节假日及前后时段的森林火灾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22日上午10点,安徽省对淮河以南的10个市启动了四级森林火灾应急响应,具体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强化了部门间的合作,全力应对当前的森林防火压力。
监测预警
安徽省强化了火灾的即时监控与警报发布,成立了专门的防火团队,并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依托225个森林火灾监测点、1234条高空视频监控线路和10颗遥感卫星,确保了火灾的全面、不间断监测。至今为止,已发布三期高危及火情预警,96份森林火情日报,还有140份火情核查报告。同时,迅速应对了200余起火情,确保了火灾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
安徽省在主要林区部署了1000余个固定检查站及2600余个流动检查站,对火种进行严格审查。同时,5.6万名护林员持续执行巡山任务。另外,安徽省联合多部门,加大了对违规用火的警示、拦截及惩处措施,旨在将火源控制在山下林外,以最大程度降低火灾风险。
宣传教育
各地相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他们通过普及防火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发送公益短信等方式,提升了公众的防火意识。这些活动致力于推广文明祭祀和安全用火的观念,让这些理念广为传播,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防火的积极氛围。
力量布控
安徽省内已有超过400支森林消防队伍完成了指挥、人员和装备的预先安排。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已部署KA32直升机驻扎于相关基地及航站,并设立了巡护航线,以强化应急准备。国家消防救援局安徽机动部队已在前线主要林区设立驻点,形成了空中与地面联动的防火体系,确保对紧急火情能迅速作出反应。
安徽省相关部门将强化责任履行,对火源实施严格管控,加强防控体系构建,旨在春季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此外,他们还号召全省人民在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劝阻在森林地带吸烟、野炊、烧纸钱及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那么,在森林火灾防控工作中,公众还能在哪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