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肃南县应急管理局开展了关键行动,受到广泛关注。该局邀请了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前往甘肃张掖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现场。专家们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为这一国家级能源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此举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深远影响。
专业模式注入动能
应急管理局实施了“现场勘查、资料审核、座谈研讨”的服务机制。专家团队抵达项目地点后,立即着手工作。首先,他们对现场进行了详尽的勘查,掌握了施工的具体情况。随后,他们严谨地审核了相关资料,从文档角度了解了项目的安全管理状况。最终,通过座谈会,与参与单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该服务模式涵盖全面、深入,为项目的安全构建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深入现场全面体检
指导组对中铁十二局、水电四局等参与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重点检查了隧道施工、设备维护和应急计划等核心部分。在隧道施工区,专家们细致地观察了施工条件及操作步骤;对设备维护状况进行了严格审查,核实了设备的保养和运行记录;并对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调查、审视、咨询、指导”四阶段工作流程,对施工安全的关键点进行细致整理,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现场答疑提出建议
检查期间,专家团队敏锐地识别出若干潜在问题。对于这些发现,他们立即提出,现场共提出了十九条改进措施。这些建议内容广泛,涉及施工流程规范和设备维护等多个领域。参与单位仔细听取了专家意见,并详细记录。借助这些建议,企业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整改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安全质量。
精准施策助力安全
应急管理局在监管过程中强调“指导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专家团队针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改进的需求,着重指导企业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制,确保其既科学又便于实施。此外,他们还示范性地帮助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的记录簿,使企业能够清晰直观地识别安全风险。在隧洞施工的特定场合,对消防设备的管理动态、边缘防护的规范提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该特殊施工环境下的安全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结合实际完善机制
针对当前森林草原防火期的特性,指导小组对项目单位进行了指导,促使其构建了“气象预警与火源管控相结合”的双重预防体系。气象预警功能在于迅速传递天气信息,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而火源管控则有助于消除火灾风险,确保项目周边环境的安全。同时,指导小组积极回应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帮助其完善设备检测和保险保障等基础性工作,有效解决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政企协同共筑安全
项目负责人对此次指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既专业又充满关怀,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们对问题清单上的问题承诺做到即时整改,并致力于加快安全管理标准化进程。肃南县应急管理局的负责人强调,将继续秉持“服务优先于监管”的原则,为重要工程项目提供持续的安全辅导。政企合作推动的模式,有望共同构建项目安全的统一圈。对于肃南县应急管理局所采用的安全辅导服务方式,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模式是否适宜于其他地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