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我市召开防汛专题会议!面临多重考验如何应对?  第1张

会议召开

5月7日,我市举行了针对防汛工作体系完善的专题会议。市委副书记兼市长杨军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副市长郑黎明负责主持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市的防汛组织、指挥和保障体系等相关事宜,目的是为了增强我市在防汛方面的综合能力。

5月7日我市召开防汛专题会议!面临多重考验如何应对?  第2张

形势严峻

目前,咸宁的防汛工作面临复杂且严峻的挑战。多重考验并存,极端气候的常态化使得天气变化无常,从而加大了防汛工作的难度。一线工作人员面临巨大压力,既要应对多种灾害并发的高风险,又要承受多个领域的防守压力,导致防汛的人力资源显得十分紧张。此外,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民众对更高层次的安全保障有着迫切的需求,而且旱涝灾害的发生与水环境质量紧密相关。

经验成果

我市在防洪抗汛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水,推动防洪工作的法治化进程。以气象信息为依据,我们积极开展联合调控,并将防范措施前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此外,我们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指挥的调度体系,实施“双办公室”的统筹与分工相结合的组织架构,形成了前后方相互支援的执行机制,并确立了严格的责任制度,这些举措为今后的防汛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思维统筹

杨军强调要树牢系统思维,加强工作统筹。在水资源和水安全领域进行综合规划,打造一个能够实现动态平衡的防控体系;对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进行统一协调,形成高效的协同保障机制;在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方面进行统筹,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应急管理平台;在城乡防涝等多个区域进行综合防治,构建一个能够应对多种灾害的防御系统;与此同时,对现代水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严格执行“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治理体系。

完善体系举措

本次会议着重于体系优化。需提升预报预警体系,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且准确发布;同时,强化组织指挥体系,构建起纵向与横向的紧密联动机制;在应急响应方面,需精确执行“双叫应”策略;在人员力量配置上,推动干部与群众、专业队伍与群众力量的结合,共同参与防治;物资供应体系需实施全程管理,确保关键区域物资能迅速到位;此外,技术支撑体系需加速相关系统的构建工作。此外,信息工作、社会共治等多项体系也需同步完善。

发展展望

我市在新时代面临完善防汛工作体系的重要挑战,这对我市应急处置及流域治理能力提出了显著要求。相关部门需精准识别防汛领域的新问题,并不断进行整改和补充。通过实施一系列综合性的统筹措施和体系优化行动,力求在多个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从而增强防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以高标准的安全保障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亲爱的读者们,就我市防汛体系的健全而言,您认为在哪些环节中,哪一项措施最为重要?期待您的观点参与讨论,同时欢迎您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