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瞩目关注高
四川省“五横六纵”生态水网中的亭子口灌区项目自启动建设以来,备受社会关注。此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关键意义,其建设进程牵动着公众的关切。近期,记者亲临项目现场,对工程进展进行了细致调研,目睹了施工现场的繁忙景象和勃勃生机。
项目组成员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责任感,全身心致力于工程进展,力图迅速完成对国家及民众均有利的重大项目。
龙顶山隧洞进展
记者到达浓溪镇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IV标项目的龙顶山隧洞施工点。现场人员各司其职,施工流程井然有序,展现出一片繁忙的施工态势。技术员周江指出,龙顶山隧道全长达2480米,目前已实现全线连通。
目前,二衬施工正在进行,进度已过半。施工团队已确立目标,计划在本年12月底前完成隧道二衬施工,确保工程按既定进度推进。
独特施工工艺
龙顶山隧道采用了城门洞式的结构设计,其二次衬砌的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特点。施工步骤中,先进行底板的浇筑工作,随后一次性成型边顶拱。同时,通过运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混凝土输送泵等现代化设备,实现了全天候的连续施工,确保了工程进度。
该施工技术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保证了施工质量,进而推动了工程向更高效率和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复杂地质挑战
龙顶山隧洞的围岩主要由强风化岩体构成,稳定性较差,地质环境复杂。该区域存在塌方、落石等工程地质风险。同时,隧洞全长约3公里,施工期间通风压力问题尤为突出。
隧洞挖掘施工受到这些因素的重大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大幅增加。这一变化对施工团队的技术实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有效
为了保障工程进展的流畅,施工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并采纳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挖掘作业可能引发的周边岩体扰动,项目部选择了260型号的悬臂式挖掘设备。
该掘进机能够实现一次性全断面开挖成型,其支护系统与掌子面施工同步进行,有效减轻了隧洞围岩所受的冲击,大幅降低了施工风险。
广安区段展望
亭子口灌区广安区段共有29座隧洞。截至目前,已有17个掌子面在进行隧洞挖掘。其中,21座主洞已实现贯通。施工方计划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隧洞的贯通任务。
隧洞全面贯通,将为项目的整体推进打下坚实基础。此举也将为后续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将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纳入“172”重点水利工程名录,预计工程竣工后能产生显著影响。该工程旨在平衡灌区水资源分配,有力解决沿线乡镇和农村的用水不足问题,保障川东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有观点认为,工程完工后,可能还会为当地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并请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