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缘起

2024年1月16日,王某与付某向罗江区法院对蒋某和刘某提起了诉讼。双方诉求对方即刻偿还90000元欠款及违约金,并已申请诉讼保全。法院依照程序批准了保全申请,并实施了相关措施。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刘某账户余额仅有不足3000元,而蒋某名下并无任何财产。这一发现为案件的解决带来了不确定性。

刘某向法官说明,他与蒋某的婚姻关系已解除,目前仅代为收取蒋某的款项,并已全部转出。由于账户被冻结,这导致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受到影响。蒋某目前因涉嫌犯罪在邑州监狱服刑,这一情况给案件的处理带来了额外的困难。

奔赴监狱

2025年2月13日,罗江区法院法官在邑州监狱狱警的协助下,历经困难,抵达现场。当日,他们对劳务合同纠纷案进行了巡回审判。此举在监狱这一特殊环境中进行,旨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光芒照耀至每个角落,同时维护所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官的行为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严格,同时也体现了司法服务的核心宗旨,即确保被拘留者能够获得合法的诉讼权益。

法官耐心调解,90000元纠纷如何巧妙化解?邑州监狱巡回审理揭秘  第1张

事实确认

在庭审阶段,蒋某对案件的核心事实进行了确认,这包括对两位原告所欠九万元债务的承认。这一确认动作使得案件的关键细节逐渐明朗化。然而,与此同时,争议的核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即刘某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原告主张,在双方合作时期,被告之间为夫妻关系,且资金已转移至刘某名下账户,因此刘某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被告刘某与蒋某均对此主张表示否认。刘某辩解称,其仅是代为收取货款,且当时正处于离婚冷静期,一个月后便正式离婚,未曾介入任何合伙事务。

诉求冲突

蒋某一方主张,借款需在2027年刑满释放后才能退还,而原告方则坚决要求即刻归还。在还款时间点上,双方立场相去甚远,调解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

服刑人员目前无力偿还债务,而债权人则迫切希望收回欠款。法官肩负着解决这一矛盾的责任,他需探索一种既能维护双方利益又能妥善解决争议的策略,这成为他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

耐心调解

在僵局面前,法官依据案件事实及法律条文,从情感、理性及法律三个角度出发,通过直接对话与间接沟通的方式,对争议双方实施调解。法官耐心倾听各方的诉求,详尽解释法律条款,力求使双方全面领会对方的立场。

经过多次交流与劝导,双方的立场逐渐显现出缓和迹象。在此过程中,双方开始对对方的真实状况进行细致剖析。这些举措为最终实现调解协议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圆满化解

双方经过持续努力,意见达成一致。被告蒋某在规定时间内,已全部偿还了原告王某和付某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同时,原告王某和付某也主动取消了针对被告刘某的诉讼要求,确保了这一争议事件的妥善解决。

巡回审判确保了在押人员诉讼权益的完整,同时保护了所有相关者的正当权益。罗江法院计划未来持续坚持司法公正及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持续改进工作流程,致力于向公众提供更优、更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