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启动
昨日下午两点整,位于太湖梅梁湖西侧半岛的一台成槽机开始运作,机械声逐渐响亮。备受瞩目的S2号线穿越太湖的“大盾构”项目正式开启,此举意味着梅梁湖西侧工作井的地连墙施工正式开始。我市S2线市域轨道交通工程第二阶段,即穿越太湖水域的首个工作井,已开始实施围护结构施工,这一进展标志着该线路穿越太湖的盾构施工序幕正式拉开。
施工现场充满活力,位于马山十里明珠堤西侧的S2线施工点,百余名工人正紧张作业。成槽机正不断向下挖掘,地表裂痕逐渐显现。无锡地铁建设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域将建设一座工作井,以确保盾构机能够顺利进入湖中。
盾构规格
该盾构机的直径为13.6米,尺寸之巨令人惊叹。这一尺寸是地铁5号线和4号线二期工程所用盾构机直径的两倍。如此庞大的盾构机,为S2线穿越湖泊的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这也给建设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S2线路与苏锡常南部高速湖底隧道及宜马快速通道垂直相交。施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众多因素。现场负责人面临巨大压力,然而,他们对于克服难题充满信心,正竭尽全力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地连墙设计
梅梁湖西工作井的地连墙设计展现了独特的匠心。该设计由64幅地连墙组成,每幅墙厚1.2米,深度在52至53.6米之间。每幅地连墙配备的钢筋笼重约91.5吨。考虑到地连墙与钢筋笼的巨大体积和重量,其安装的难度显而易见。
工程为确保地连墙施工的精确度,采用了两台高性能履带吊,一台承重350吨,另一台260吨。两台吊车协同作业,成功吊装并准确安装了91.5吨重的钢筋笼。因此,首个盾构工作井的围护结构施工得以有序进行,每一步都展现了稳固的施工进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线路概况
S2线路全长61.48公里,其中21.6公里为大盾构部分。该线路途经太湖梅梁湖、竺山湖及马山街道,覆盖了众多重要区域。此线路设计对加强区域间联系及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设计方案中,梅梁湖西、梅梁湖中、竺山湖东、竺山湖西四座工作井及梅梁湖东转换井被纳入规划。这些井的设计旨在为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湖底施工提供便利。目前,梅梁湖西工作井建设已启动。该井不仅具备大盾构工作井的功能,还兼具区间风井的用途。其地下结构分为两层,总长度约为138米。
后续计划
竺山湖西部和梅梁湖东部的工作井均已完成详细建设方案的制定。预计在上半年,这两处工程将分阶段启动土建施工。工程竣工后,S2线路的大盾构区域将实施“单洞双线”的运营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盾构施工效率,从而加快S2线路的整体建设进度。
消息显示,S2线规划周密,共设9个站点,其中7个位于地下,2个为高架站。列车设计时速达160公里,高速运行将大幅缩短乘客出行时长。目前,站点建设正按既定计划有序推进。东氿广场站与马山站正进行土建围护结构施工,宜兴站、龙潭路站、大学城站已启动土建作业,并即将启动建设。其余站点正加速完成前期手续办理。
建设意义
2026年,首台横跨湖面的大型盾构机将投入运营。S2线路完工后,其战略地位显而易见。该线路将连通无锡火车站、宜兴高铁站等关键交通节点,显著提升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便捷性。同时,它也将开启蠡湖风景区、马山国际旅游岛等沿线景点的连接,对推动旅游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马山站已为苏锡常城际铁路的换乘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一举措有效地缩短了锡宜之间的通勤路程,并降低了通勤所需时间。这有利于构建锡宜“半小时通勤圈”,同时也为太湖周边区域的发展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公众普遍关注,S2线的建设将如何具体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