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浮现
2023年5月,福建武夷山警方通过通信运营商的数据支持,发现多张手机卡被频繁用于拨打诈骗电话。这一发现指向了一个可能的诈骗团伙。警方随即启动了侦查和分析工作。侦查的目的是锁定幕后犯罪分子。在此基础上,一场针对诈骗犯罪的专项活动随即启动。
调查人员循线深入,迅速确定了以肖某为首的犯罪集团。该集团专门吸纳未成年人,通过“手机口”手段实施诈骗。这一重要发现引发了警方的极大关注,他们决定深入挖掘,全面揭露该犯罪集团的非法行为。
诈骗手法
林谋韬,福建省武夷山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四级警长,揭示了诈骗团伙的作案细节。该团伙利用“手机口”进行诈骗活动。其具体操作为,他们同时开启两部手机的外放功能,一部手机通过社交软件与境外诈骗分子取得联系,另一部手机则插入本地手机卡,向受害者拨打电话。
通过“手机口”功能实现语音转接,双方可进行直接交流,并有效隐藏诈骗电话的实际来源。此作案手段具备较强的隐秘性和误导性,诈骗者可运用多种手段规避打击,导致众多受骗者难以有效进行防范。
犯罪实施
肖某及其团伙成员不仅亲自介入,还招募了未成年人李某与徐某参与。他们利用8部手机和4张电话卡,在武夷山市多家宾馆的房间内进行了电话诈骗活动。在这起诈骗事件中,李某与徐某成为了肖某等人犯罪的帮凶。
通话期间,肖某与其三名同伙对通话细节十分熟悉,清楚自己从事的是诈骗活动。尽管如此,他们仍遵循上线指示保持沉默,由上线引导受害者加入群聊,并通过下载软件、刷单返利等手段进行诈骗。此诈骗方式极为恶劣,受害人数持续增加。
诈骗成果
肖某、洪某等四人通过该手段,共计拨出152次诈骗电话,数量极为庞大。这一行为导致五名受害者被骗走超过47万元人民币,造成了他们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干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肖某在获得收益后,将所得款项分给了洪某以及其他两位个体。在这笔交易中,肖某和洪某各自获得了超过3000元人民币的经济收益。这种行为以微小的利益为代价,损害了他人的权益,其性质令人反感。
警方收网
经过前期细致的侦查和深入的排查,警方已锁定犯罪团伙的行动轨迹和关键证据。随后,他们迅速启动了协同抓捕行动。在这次行动中,警方在一家酒店内成功拘捕了包括肖某在内的多名嫌疑人,确保了诈骗团伙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处。
行动迅速且果断,有力遏制了犯罪团伙的猖獗气焰,确保了该区域治安稳定,同时向潜在犯罪者发出了警示。
法律惩处
武夷山市人民法院经审理确认,肖某和洪某均知晓他人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却向未成年人售卖电话卡,并指导他们拨打诈骗电话。他们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受害者为未成年人,法院对这两名主要嫌疑人执行了更为严厉的刑罚。
徐某年仅16岁,检察机关鉴于其犯罪细节、性质及悔改表现等因素,决定对其采取附条件不起诉。这一决定旨在向公众传递警示,强调需警惕诈骗分子利用小利诱使未成年人沦为犯罪工具。法庭明确声明,无论是否获得报酬,协助电信网络诈骗的行为均构成违法,并将依法受到严厉惩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更有效地遏制此类诈骗活动?确保未成年人免受其害的途径是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为文章点赞并分享,以便更多人士能够认识这种诈骗手段,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