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的女儿河卧波桥段是众多水禽越冬的栖息地。正值除夕佳节,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但有一群志愿者却选择留在了岗位上。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圆时光,致力于守护天鹅和其他水鸟。
女儿河的生态变化
女儿河过去的环境状况可能不尽如人意,然而,在锦州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河道环境已显著改善。目前,该区域已成为大天鹅等水禽越冬的理想栖息地。每到冬季,大量来自西伯利亚等地的大天鹅在此聚集,众多水禽鸟类在未结冰的河面上觅食。这一生态环境的显著提升,不仅彰显了城市治理与自然保护的成效,也突显了锦州对生态平衡的重视。女儿河周边区域已成为野生水禽的乐园,成为锦州生态建设的亮点。
坚守的志愿者团队
1月28日,农历腊月廿九,新春佳节临近,人们纷纷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但在辽宁锦州女儿河天鹅湿地公园,一群志愿者不畏严寒,在河岸间来回奔波。他们来自不同领域,胡海鹰便是其中一员。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机会,坚守在湿地,守护着天鹅和其他水鸟。尽管他们的工作看似普通,实则承载着深远的意义。他们每日进行巡查,保障这些动物免受外界干扰和伤害。
爱心小屋的景象
锦州市园林集团负责建造了这座旨在保护天鹅的志愿者爱心住所。该住所内部设施简朴,仅配备了供志愿者休息的一张床。此外,住所内备有玉米,旨在满足天鹅和其他水鸟在寒冷季节的饮食需求。志愿者能够通过窗户直接观察河面上水禽的活动。尽管住所面积不大,但它为志愿者在冬季提供了临时的庇护所,同时也体现了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春节氛围的营造
志愿者们持续守护着河流与天鹅,同时不忘庆祝节日。他们提前精心制作了春联,上联描绘“严寒冰封,爱心似暖流化雪”,下联描绘“鹅嬉鸭戏,温情滋养锦城”,横批蕴含“锦州温暖”之意。这些春联寓意丰富,不仅传达了对水鸟的关怀,也展现了锦州市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采访期间,记者也参与了贴春联的活动,园林巡查人员也积极参与,大家共同将春联和福字贴于小屋,共同营造了节日的氛围。
除夕夜的守护安排
“天鹅老王”志愿者组织公布,针对保护天鹅免受鞭炮声干扰,他们精心安排了值班方案。在除夕当夜,队员们在女儿河两侧将分时段执行巡逻任务,对违规燃放烟花炮竹的行为进行劝诫。胡海鹰志愿者预计,除夕夜沿河燃放鞭炮的人数可能较多。因此,志愿者们需保持高度警惕,坚守岗位,保障天鹅安全。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与家人共度除夕之夜。
锦州的生态名片意义
女儿河在锦州成为众多水禽,特别是大天鹅越冬的关键栖息地。这一现象受到广泛关注,每年冬季,大批大天鹅迁徙至此,使锦州名声大噪。这一现象彰显了锦州生态环境的优越性,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发掘了生态旅游等领域的潜力,为锦州增添了生态亮点,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这些动物的越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