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寒冬困境

2022年冬季,山东青岛一家科技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面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困境,同时,新项目被竞争对手窃取,导致业绩大幅下滑,陷入亏损状态。由于存在欠薪风险,部分关键人才选择离职,企业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老员工们无奈地比喻说,公司已经陷入了“重症监护室”。

介绍费骗局

2020年,在单某的建议下,公司董事会出台了激励措施,规定个人推荐学员可获得1500至2000元奖励。但自2020年至2023年,单某与副总经理陈某相互勾结,通过伪造结算单等手段,将个人推荐学员的行为伪装成中介公司行为,从而骗取公司介绍费共计超过58万元。

虚增交易侵吞利润

2020年12月,单某与陈某再次对某项目产生了觊觎之心。他们安排丙公司完成项目后,通过虚构交易环节,先将项目分给乙公司,乙公司又转包给丙公司,从而侵吞公司利润超过70万元。这一举动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使得原本经营困难的公司状况进一步恶化。

从总经理到内鬼,单某如何一步步将公司推向‘ICU’?揭秘权力与利益的深渊  第1张

辩解被识破

单某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学员介绍费并无问题,介绍人系自愿将业务委托给中介机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介绍人实际上都是公司员工,他们对中介公司的存在一无所知。针对其关于项目中侵占财产的辩解,检察官通过调查市场承包价格、公司发包流程等,收集了书面证据并补充了证言,最终确认了单某隐瞒乙公司受其控制、通过虚增环节侵占71.3万元的事实。

企业之痛

从总经理到内鬼,单某如何一步步将公司推向‘ICU’?揭秘权力与利益的深渊  第2张

近期,众多民营企业内部出现员工损害企业利益、谋取私利的情况,此现象日益增多。内部腐败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某科技公司为例,内部人员的贪污腐败不仅导致了经济损失,还扰乱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人才队伍稳定,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

检察助力

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了严谨处理,案件落幕之后,亦向企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法律咨询。企业得益于检察机关的尽责态度与周到的支持,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未来,检察机关计划进一步强化对民营企业内部腐败行为的法律监管,致力于解决企业难题,落实实际举措,以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企业如何有效预防内部腐败问题的再次出现?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如认为本文具有参考价值,请给予点赞并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