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披露
2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近期处理了一起引人注目的职务侵占案。一名医美企业员工借助职务之便,大量侵吞公司赔偿款,金额超过百万元。该员工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处。此案揭示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长宁区检察院指出,该案件作案手法隐秘,作案周期较长,导致公司长期未能发现。此次案件信息公开,旨在提醒其他企业提高警惕,强化内部监控。
员工设局
高某是上海一家医疗美容公司的一名员工,专责处理医疗纠纷。自2021年始,他独立处理公司的医疗投诉和相关纠纷,内容涵盖客户安抚和赔偿申请审批等。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高某察觉到公司赔偿审核流程存在缺陷,具体表现为当赔偿金额低于20万元时,财务部门无需总经理确认即可直接批准。
高某在发现漏洞后心生邪念。他向好友王某提议,声称有一个既能盈利又能提升个人业绩的商机。王某未加思索便同意加入,并转款两万元,同时提供了个人身份和银行账户信息,却未料到自己已陷入犯罪漩涡。
拉人下水
王某遵照高某的指示进行转账及提供相关信息,短短半个月便获得了10万元。在扣除本金及所得报酬后,王某将余款转给了高某。这样的轻易获利使得王某产生了继续合作的念头,然而高某却告知,一个人的信息仅能使用一次,若需继续,必须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
王某随后着手搜集他人身份信息以供使用。与此同时,高某以相同理由,试图说服袁某及其他友人协助。面对友人的疑问,高某以“常规销售刷单”为由敷衍了事。这些友人因利益诱惑,未对情况做进一步探究。
公司警觉
2023年6月,医美企业负责人在审阅财务报表时,注意到自2021年以来,医疗赔偿支出呈现异常激增。经深入调查,该公司发现相关退赔文件的审批环节中,客户签名笔迹高度相似,涉嫌存在伪造行为。
公司对退赔顾客名单进行了深入整理,结果揭示众多获得赔偿者未曾在此机构接受过治疗。针对此情况,公司对赔偿款项可能被欺诈表示怀疑,并高度怀疑专员高某的涉案可能性。随即,负责人立即向警方报案,警方随即展开调查。
高某落网
2023年7月,高某被警方逮捕。调查发现,自2021年至2023年,高某利用职权,通过王某、袁某等人的个人信息,假扮投诉者,伪造了虚假的“纠纷顾客费用审批单”及赔偿和解协议,从而骗取公司赔偿款超过100万元。
高某将这笔资金任意浪费,导致公司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后,该案件由公安机关进行了调查,并已转交给长宁区检察院进行审查和起诉。
获刑结果
考虑到高某在审查过程中全额退还了赃款,且主动承认罪行并接受处罚,依据法律规定,可对其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2024年11月,长宁区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决高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需缴纳罚金十五万元人民币。
该裁决向企图非法牟利者发出了警示。企业需借鉴此经验,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以防止类似事件重演。在防止此类案件方面,公众认为企业还需在哪些领域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