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第八日:流动规模创新高
2025年1月21日,春运进入第八天,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大幅上升至2.3054亿人次,同比增长15.26%。这一数据凸显了我国春运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据的“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显著地位。亿万民众纷纷踏上回家的路途,春运的繁忙和紧张氛围愈发浓厚。
根据最新数据,社会活力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与此同时,交通相关部门面临的保障任务日益加重。铁路、公路、民航等行业正全力以赴,努力确保旅客能够安全、顺畅地返乡过年。
人口流动:从乡土到迁徙
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3.76亿,比1990年增加了16倍。人口流动参与率提升至26.6%。中国正从“乡土社会”向“迁徙型国家”转变,大规模和频繁的人口流动已成为常态。这一显著变化彰显了经济兴盛和社会的进步。
自20年前起,我国人口流动趋势发生重大转变。当时,约38.9%的居民实现了省际迁移。至2020年,这一比例增至66.8%。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迅猛增长及新型城镇化进程,共同促进了区域发展的均衡。这些变化使得更多居民倾向于在本地就业。
省内流动:家乡吸引力增强
近期,省内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这一趋势主要源于省内就业岗位的增多、生活费用的相对减少以及家庭照顾的便利条件。这些有利因素促使许多人选择留在本省。此外,本地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为当地居民在家乡创造了较高的收入水平和优质的生活质量。
某些区域通过促进产业进步和科技革新,有效地增加了众多就业岗位,并吸引了人才回流。众多人倾向于“扎根家乡,既能赚取收入又能照料亲人”,这种选择不仅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同时也促进了省内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跨省迁徙:热门地区揭秘
广东省与浙江省在省际人口流动中占据核心地位。广东省的跨省流动人口高达2962.2万,这一数字在全国范围内位居首位,占总人口的23.5%。该省不仅吸引了本省的粤东西北地区居民,还吸引了广西、湖南等邻近省份的居民。2020年,广西有693万人迁往广东,这一比例达到广西区外流动人口的85.5%。
浙江省在人口增长领域排名第二,紧随广东省之后,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明显。在安徽省之外的其他省份中,贵州省吸纳的流动人口数量居首。2018至2020年间,黔东南州向浙江省输送了2.76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这一举措体现了区域间协作和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
广东魅力:就业吸引年轻人
广东省作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经济规模最大、工业发展较为成熟的省份,对年轻外来务工人员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2022年数据显示,该省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到72%,而老年人口占比仅为10%。在这些外来人口中,年轻人占据了多数,他们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工作机会。
卢晶亮,担任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强调广东凭借其众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活力,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追求梦想。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广东省下辖的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13个城市出现人口净减少的情况。这一现象反映出地区发展不均衡以及人口流动的不平衡性。
春运意义:期盼的归家之旅
春运体现了大量人群的流动,它亦象征着人们对家庭团聚的强烈期盼。不论身处异地,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春节回乡过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经过一年的辛劳付出,大家热切期望能与家人共度佳节,享受亲情时光。
春运时节,旅客脸上显现出倦容与渴望。归途之中,他们心中装满了对家人的深切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今年春运,又有多少家庭因团聚而充满温馨?你是否有在春运期间与家人共度时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并请记得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