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临近,众多网民面临困境:他们在春运前已购置机票,却在春节前夕发现机票价格有所下调。这一情况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部分网民因能以更低价格再次预订而感到高兴,而有些网民则因提前购票而感到懊恼,认为他们额外支付了不必要的费用。
机票降价的航线情况
1月19日,《北京商报》发布信息,指出春节期间,北京飞往珠海的航线机票价格有所下降。与半个月前相比,票价跌幅已超600元。此外,北京至三亚等热门目的地的航线票价同样呈现下降趋势,部分航线跌幅更是达到了1000元以上。在西安出发的航班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降价情况,如飞往上海的票价跌幅高达71%,沈阳为67%,杭州为65%。同时,西安至上海、沈阳等地的航班也推出了优惠票价。
分析结果显示,机票价格普遍出现下滑。以航旅纵横平台数据为证,至1月13日,2025年春节期间,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过600万,而国际航线预订量亦达到152万。这一出行高峰期的预订量显著,与机票价格下降现象紧密相关。
整体运输量预测增长
民航局运输司有关负责人于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5年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超过九千万人次。这一数字较2024年同期增长逾40%,且远超2019年的七千二百八十八万人次。客流高峰期,包括探亲、务工、学生以及旅游等因素叠加,加之春节假期政策变动及亚冬会等活动举办,共同推动了客运量的显著提升。
该增长与航线市场紧密相连。尽管某些热门航线的票价出现了下滑,但这一变动并未对总体运输量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旅客的出行意愿并未出现波动,他们可能只是根据票价波动对购票计划进行了相应调整。
价格波动背后的因素
航空公司增强运力成为机票价格波动的关键原因,尤其在春节期间,普遍增投运力使得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此外,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价格走势至关重要,当供应量增加而需求未能同步增长时,机票价格便会呈现出下降态势。
北京商报报道指出,高速铁路的分流效应对航空票价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优化,民航在短途至中距离运输市场的竞争地位逐渐显现出劣势。在四五百公里的距离区间内,高铁的便捷性吸引了大量旅客,民航客源因此减少,迫使民航在票价策略上作出相应调整。
航司的票价考量
行业专家指出,航空公司正遭遇票价竞争的严峻挑战。该竞争的核心是机票价格的波动。这种波动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而非航空公司独立设定的价格策略。
航空公司实施了旨在调节票价与需求关系的策略。在特定时间段,它们会依据运输能力与收益的匹配度对票价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提升预订量。一旦预订量达到既定目标,策略将可能进行调整。以热门目的地为例,若后续预订量出现回升,航空公司可能会相应提高票价。
热门目的地的价格趋势
当前,多数航线的机票价格呈现下降趋势。然而,针对热门目的地的机票价格,可能存在上升的风险。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春节期间旅游需求的急剧增长。尽管如此,大量旅客对热门旅游地的出行兴趣依然浓厚。
三亚等热带度假地,尽管初期出现降价现象,但临近假期时,若预订需求大幅上升而运输能力未提升,价格有可能再次上涨。市场供需状况持续变动,对价格走势产生显著作用。
购票者的不同反应
旅客对机票价格变动意见不一。部分提前购票的旅客在票价降低后表达了不满,觉得自身权益受损。在仔细计算后,他们发现原本安排的家庭出行机票本有机会节省相当一部分开支。
提前购票的旅客能够更有效地安排旅行计划,对票价波动不敏感。此外,一些旅客因票价降低而获益,重新安排行程后,每人平均节省了超过600元。以北京至珠海的乘客为例,他们通过重新预订,每人节约了600元及以上。
春运期间,如何看待机票价格的变动现象?我们期待广大网友踊跃留言、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