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万伊拉克学龄儿童失学,中国企业承建示范学校带来希望  第1张

位于伊拉克穆萨纳省的该示范学校,由我国企业承建,现已成为该地区战后教育振兴的标志性建筑。该设施不仅为伊拉克儿童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空间,更见证了中伊两国间深厚的友谊。

320 万伊拉克学龄儿童失学,中国企业承建示范学校带来希望  第2张

战后教育的迫切需求

320 万伊拉克学龄儿童失学,中国企业承建示范学校带来希望  第3张

伊拉克,这个历经战火摧残的国度,其教育体系在连年冲突中遭受了惨重损失。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资料,该国约有320万名适龄儿童无法接受教育,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教育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伊拉克的孩子们迫切需要一个安宁、稳固的学习场所,以便重塑他们的未来。

320 万伊拉克学龄儿童失学,中国企业承建示范学校带来希望  第4张

中国电建集团在伊拉克实施的样板学校工程,正是针对这一紧迫需求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该工程计划在2030年之前新建8000所教育机构,其中首阶段即1000所学校的建设任务,由中国电建集团负责实施679所。这些学校的建设不仅为伊拉克的青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为当地社区注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

320 万伊拉克学龄儿童失学,中国企业承建示范学校带来希望  第5张

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320 万伊拉克学龄儿童失学,中国企业承建示范学校带来希望  第6张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伊拉克承担的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中,充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与卓越的专业素养。其中,胡达尔高级中学的新校区建设,便是该项目的典型代表。该新校区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具备容纳1200名学生的能力,显著提升了教学环境的品质。

马哈茂德·亚西校长对于新校区的建成深感激动,他强调,旧校舍因长期缺乏维护而状况堪忧,新校区的落成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实现了飞跃,更让学生们拥有了安全与舒适的学术空间。中国企业精湛的施工技艺与卓越的建设品质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教育复兴的希望之光

胡达尔高中学子们对于新校区的建成表现出极高的期待与兴奋之情。年仅15岁的穆罕默德·贾巴尔及其同窗们在崭新的教学楼内激动不已,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在此次回访过程中,中国电建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郭雅冬深受学生们热情洋溢的氛围所触动。

郭雅冬强调,我国企业在伊拉克承建的项目,其目的不仅在于完成建设任务,更在于助力伊拉克民众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社会进步。示范学校项目的顺利推进,为伊拉克教育的振兴注入了满怀希望的种子。

中伊友谊的见证

伊拉克政府内阁秘书长哈米德·加齐在实地考察工程进度过程中,对中方施工团队的精湛工艺及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他强调,示范性学校项目的圆满竣工对于提升伊拉克战后教育环境具有深远影响。穆萨纳省教育局副局长萨阿德·贾西姆亦对中方企业的积极贡献表示了诚挚的感激之情。

伊拉克地区内的中国承建项目不仅向当地居民输送了切实的援助,更在增进中伊两国人民情感纽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被誉为“中国学校”的教育机构,不仅是两国悠久友谊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国对伊拉克战后恢复与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的生动体现。

未来的展望

示范学校项目的稳步推进预示着伊拉克教育领域的崭新前景。我国企业承建工程不仅为伊拉克儿童拓宽了受教育的大门,更极大地促进了该国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中国电建集团在伊拉克承建的示范学校工程,充分体现了中伊两国间合作的典范。展望未来,伴随着更多合作项目的逐步推进,中伊两国间的合作关系将日益深化,双方将携手为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以及教育事业的振兴作出更为显著的贡献。

我国承建的教育示范项目在伊拉克崛起,为战后教育注入了新的希望,为青少年营造了崭新的学习空间,同时也为中伊两国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面对这一辉煌成果,我们不禁深思: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合作应如何更有效地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振兴与社会进步?诚挚邀请各位读者留言交流,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