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巨大!你准备好加入这个朝阳行业了吗?  第1张

1月9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与老年人能否享受到高品质养老服务等多方面关键问题紧密相关,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加强

人社部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领域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在技工院校层面,它积极规划并指导开设康复保健、健康与社会照护等专业,并重点推广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为养老服务行业储备了专业人才。其次,根据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力需求等实际情况,人社部编制并发布了培训需求和培训机构名录,使有意投身养老服务行业的从业者能够自主挑选合适的培训和机构,从而为他们进入该行业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在当前形势下,人才培养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多样化的培养途径有助于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这一过程尤其迫切,鉴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遍布全国各地的技工院校等教育资源将作为实施这些培养措施的平台,而技工院校的教师等人员则是这些改革措施的主要推动力量。

评价机制不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在2022年进行了修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修订内容中,对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养老服务相关职业进行了详细定义,并明确了它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时,还发布了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用以规范从业者的行为。此举不仅为从业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有助于推动整个养老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企业界推崇养老企业自发进行员工技能评级。此外,众多社会评价机构被选中并公布,负责职业技能等级的社会认定。目前,全国已有超3000家单位登记备案,从事相关职业的技能评级。同时,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业技术人员,也有机会参加其他领域的专业考试或职称评定,以此提高个人能力。这些举措为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发展开辟了多种路径。

人员就业大力促进

在就业政策方面,对养老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提供了多方面的扶持措施。依据规定,企业可享受税收减免、创业贷款担保、职业培训费用补贴以及社会保险费用补贴等。这些措施旨在从经济层面等多角度减轻企业负担,进而激励企业增加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吸纳。

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实施了全年无休、每月均有招聘活动、服务遍布各地的机制。此机制有效促进了雇主需求与求职者需求的良好对接。截至目前,养老服务行业已孵化出500余个劳务品牌,助力700多万人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些劳务品牌不仅增强了地域养老服务的影响力,也为求职者带来了更多就业选择。

下一步工作之一

人社部即将推出新的工作安排。将与民政部协作探讨创建养老服务相关的新专业技术职业。此举对养老服务行业将起到显著补充作用。例如,可能会涌现出更多适应现代养老需求的专业技术岗位。若这些新职业得以顺利实施,将有利于规范相关岗位并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其中。

将探讨设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体系。此举措旨在拓宽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晋升路径。通过明确的专业资格认证手段,确保从业人员享有公正合理的职业成长环境。

民政部协同工作内容涵盖了解养老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及岗位空缺状况。精确的人力资源需求调研为后续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数据基础。

实施“岗位需求驱动、技能培训强化、技能评估优化、就业服务跟进”的培训项目模式。该模式贯穿了员工从入职至职业发展的全程,所培养的人才将显著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有助于养老服务人才的有序梯队建设。此举有望从源头上解决养老服务人才分布不均等问题。

人才建设助力养老

养老服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作用重大。人才培养、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路径的建立,彼此间紧密相联。目前,一系列政策已逐步落实并显现成效,未来规划亦将陆续推出。

全国各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将普遍受惠于相关举措。众多民政及人力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组织与实施这些工作。随着养老服务人才的增多,他们将有更多的发展机遇。最终,广大老年群体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您如何看待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领域的规划及已有举措?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