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黄丰桥镇广和村在元旦假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古树。该村拥有南方红豆杉、闽楠等13株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其中包括5株千年以上的红豆杉。然而,2022年11月启动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其上水库坝址恰巧位于这片古树群的垭口,引发了一定的担忧。

千年红豆杉的价值

攸县的红豆杉价值非凡。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和“活化石”,此类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这五株千年红豆杉,胸径最大者达0.8米,树龄超过1500年。这一古老且稀有的物种,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资源,对生态多样性贡献显著。在全国范围内,类似的多株千年红豆杉群落较为罕见,因而具有独特价值。

老百姓的态度

当地居民对可能损害古树的项目表达了强烈反对。他们明白,年迈的古树一旦遭受严重伤害,其存活几率将大打折扣。古树不仅是居民情感的寄托,也是这片土地历史的见证。这些居民视古树为宝贵财富,不愿目睹千年古树因工程而受损,强烈希望对这些珍贵树木进行原地保护

专家实地考察

2022年5月,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古树名木保护首席专家曹基武率队进行了现场调研。调研过程中,专家们对古树群落进行了细致评估。结果显示,该群落生态价值显著,特别是多株千年红豆杉,对红豆杉集中繁育研究具有极大参考价值。基于此,专家们提出应原地保护这些古树。这一建议为后续决策提供了关键参考。

攸县的生态理念与现状

攸县持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过去十年中,攸县实施了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措施,使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6%以上。全县森林蓄积量超过740万立方米。这些成就使攸县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县和国家园林县城称号。这充分展现了攸县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及其显著成效。

项目调整方案

千年红豆杉面临搬迁危机!攸县广和村的古树群能否逃过一劫?  第1张

当地积极与项目方、施工单位等各方进行沟通协调。在经过周密考虑和多次比较后,选定了将坝址向南迁移的方案。原坝址向南迁移约300米,坝体长度从130余米增至860米。此方案可确保工程不会损害古树,同时保证大坝蓄水后不会影响古树的生长。虽然建设资金有所增加,但项目方、施工单位及攸县方面均认为这一决策非常合理且必要。

项目的后续影响

广寒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调整方案的实施展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当地居民目睹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纷纷主动协助工程指挥部的工作。无论是拆迁腾地还是保障道路畅通,各项工作都井然有序地进行。攸县林业部门亦表示,计划在以红豆杉为代表的古树群周边建设一个以珍稀名木为主题的生态公园。该公园建成之后,预计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拍照。

您认为此保护古树免受工程损害的措施是否适宜在更广范围内实施?期待读者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