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条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12月30日黔西南州生态环境状况通报会透露的信息,该地区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亮点众多,民众因此感到满意,其成果也值得更广泛传播。
大气质量稳定优良
2024年1月至11月,黔西南州大气环境状况良好。兴义市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达99.3%。除兴义市外,8个县(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值亦超过99%。优良的大气环境对居民健康至关重要,确保了居民在优质空气中生活。此外,这也有利于吸引外地游客和投资者。
从宏观视角审视,我国众多城市持续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黔西南州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以及所采取的切实有效的治理策略。
地表水和饮用水优质
州内8条主要河流及3个重要湖库的16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优良,优良比例达到100%。1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同样保持100%的优良水质率。这些优质水源确保了居民饮水安全,并满足了农业灌溉及工业用水的需求。
州政府在水源保护领域实施了众多举措,包括限制污染企业布局于水源地周边,持续强化对邻近污染源的监管。确保水源安全是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亦有助于民众生活稳定与事业兴旺。
生态质量评估工作
为执行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关于“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评估”的指导性要求,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制定了《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随后,该部门指导各省级环保部门对县级及以上区域的生态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估。这一举措有助于全面掌握黔西南州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为后续的生态保护及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黔西南州地处生态多样,采用统一评价标准进行衡量,有助于该区域清晰认知其在全国生态地位,同时,也为区域间交流生态保护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黔西南州生态质量状况
2023年,黔西南州生态质量指数(EQI)综合评价结果为66.44,生态质量被评为“二类”。其中,望谟、册亨两县生态质量被评为“一类”,分别对应EQI值为74.87和74.55。这表明,这些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覆盖率高,人类活动干扰少,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结构完整,系统稳定,生态功能完备。
兴义、兴仁、普安、晴隆、贞丰、安龙等六个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被评为“二类”。这一评定揭示了当地生态的基本状况。不同的生态等级提示,当地在推进发展的同时,需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宜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策略。
各等级生态现状意义
望谟与册亨等地,其生态质量被评为“一类”,这些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有必要强化保护措施,防止过度开发,确保当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持续增长。
兴义等县的生态质量被评为“二类”,为此,这些地区需在现有水平上,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生态水平,力求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朝着“一类”生态标准不断努力。
未来的生态建设规划
州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强调,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与机制的深化改革。他们致力于实现各领域的转型升级、全面水平的提升、全域范围内的建设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此外,他们还将实施区域划分、差异化管理以及精确控制策略。
黔西南州正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整治、生态维护及气候变化应对等任务。具体而言,包括深化八大行动计划,如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等。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黔西南州向建设美丽黔西南的目标迈进,预计将显著提升该州的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众生活水平。
黔西南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您认为这些成果能否在其他地区得到推广?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