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模式革新
黔西南州警方持续关注传统财产犯罪案件,运用“专业警务、机制创新、大数据分析”的模式推动工作。依据“州局提供支持、县局负责作战、派出所负责防范”的布局,各市县公安部门集中专业队伍。比如,成立“联合打击”小组,整合优势资源,致力于提高财产犯罪打击效果,为保障社会治安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的警务机制汇聚了多领域资源,提升了公安机关处理盗窃等违法犯罪的反应速度和效率。借助大数据分析,侦查工作更加精准,专业打击队伍的有效行动使犯罪分子难以逃脱,从而在社会上营造出强大的震慑效应。
普安小案快破
4月1日早上8点,普安县罗汉镇凉水村的村民老田报告,其种植的黄柏树树皮被盗。当地派出所民警立即将情况上报至盗抢专班。专班民警随即展开行动,通过现场调查和视频分析等细致侦查,成功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及其活动轨迹。
在当天的下午一点左右,纳雍县的专案组民警成功逮捕了莫某等三名嫌疑人,并全额追回了老田的损失。此类案件虽然金额不高,却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警方迅速的破案行动体现了对这类“小案”的高度关注,同时也让民众深切体会到了安全感的提升。
优化侦防机制
普安县公安局的打击盗抢专班民警李成林表示,为了有效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他们改进了“案件初期排查、案件侦查过程、案件结束后总结”的“小案”侦防工作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案件全过程,提升了打击行动的精确性和效率。
对“小案”亦不可轻视,经过侦防机制的优化,对盗窃抢劫案件进行了有效打击。每一案件均予以重视,从源头防控入手,侦查破案过程中严格执法,事后再进行总结反思,构建了完整的工作闭环,确保盗窃分子无处可逃。
兴义大案速破
3月28日,兴义市木贾街道居民黄女士向警方报案,仓库内价值46万元的茅台酒失窃。兴义市公安局迅速响应,成立了专门的打击盗窃小组。该小组采用“组团式”运作模式,并构建了综合侦查体系。多部门协作,办案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视频分析、情报评估、身份确认以及现场抓捕等一系列行动,在短短8小时内顺利完成。获悉被盗物品被销往贵阳后,警方立即行动,夜间驾车追回所有被盗物品。翌日,黄女士赠送锦旗以示感激,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警方迅速破案的能力和积极挽回群众损失的决心。
案后整改预防
案件结束后,兴义市警方盗窃抢劫专案组对案件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案发地点进行了新一轮的巡查。他们发现黄女士住所周边存在巡逻疏漏、公共监控存在盲点等问题,随即向木贾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进行了汇报。要求社区民警增强巡逻力度,并与相关部门协作,增设“平安黔哨”监控系统。
该整改措施旨在从源头上降低盗窃事件的发生率。通过识别案件现场周边的安全缺陷,并迅速进行整改,有效避免类似盗窃事件的重演,确保民众财产安全。
打击成效显著
黔西南公安部门为降低街头盗窃犯罪,依托11个街头警务站点、“110快速反应小组”及视频监控巡逻,建立了全方位的巡逻防控体系。通过合理分配警力,扩大了巡逻防控范围,覆盖了辖区所有区域,从而实现了从案件发生后调查到预防犯罪发生的转变。
黔西南州警方在2023年第一季度成功处理了盗窃案件,同比下降47.02%。在该季度内,共侦破了167起盗窃案件,并逮捕了100名嫌疑人。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在打击和整治盗窃犯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公众对于当前警务机制及其打击效能,是否有助于增强民众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存在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