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市颁布了《广州市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履责情况业主评价工作指引》(简称《指引》),并再次向公众征集反馈。该政策旨在借助业主评价机制,强化业主委员会的职责履行,促进社区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指引》的发布,不仅为业主搭建了评价业主委员会的渠道,同时也展现了广州市在物业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

新规背景与目的

广州市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指引》旨在促进全市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效能发挥,旨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借助业主评价机制,能够对业主委员会进行有效监督,保障其职责执行公正透明。此措施不仅提高了业主满意度,更为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2025 年起,广州业主将对业委会履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将这样出炉  第1张

评价内容与标准

《指引》明确了20项业主易于感知且易于评价的关键指标,总分设定为100分。这些指标涉及业主委员会的日常职能,包括每季度公开共有资金的收入与支出明细,每半年公布业主委员会成员缴纳的物业服务费、停车服务费等费用情况,并审查是否存在向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人员或有利害关系的业主索要、非法获取利益或报酬的行为。这些评价准则旨在保障业主委员会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评价方式与保障

为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高效性,《指引》一致采纳广州市业主决策电子投票系统以搜集业主的反馈意见。该系统具备身份验证、数据自动汇总等特性,旨在确保业主在评价过程中免受外界干扰,并防止任何机构或个人实施报复行为或不公平对待。同时,评价结果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进行公示,相关单位可利用自身平台和渠道,对外公布业主委员会收集的业主评价信息。

评价周期与动态管理

《指引》明确指出,评价工作应实施动态监控,每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周期覆盖上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该动态监控机制旨在保障评价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并有效区分不同业主委员会间的评价,维护评价的公平性。评估成果将成为评选先进镇街、指导业主委员会工作的重要依据。

征求意见与反馈

自8月22日至9月5日,《指引》广泛收集了公众反馈,并据此进行了修订与优化,现正重新向公众征询意见。网络意见征询将持续至2024年11月1日,共计19天。此流程充分展现了政府对公众意见的高度重视,旨在确保《指引》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业主群体。

试行计划与未来展望

《指引》自2025年开始实施,为期两年试行。该试行版旨在为新规的平稳过渡提供缓冲,并留有改进与优化的余地。试行期间,便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问题,以保证《指引》在长期内持续有效地促进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运作。

市民反响与期待

《指引》发布后,市民群体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讨论。众多业主认为,该规定为他们对业主委员会的工作进行评议搭建了平台,对提高住宅区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部分业主对评价过程的公正性与公开性抱有期待,期望《指引》能切实发挥效用,促进物业管理区域的和谐进步。

广州市正式发布《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履责情况评价指引》,此举标志着该市在物业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借助业主评价机制,能够实现对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有效监管,确保其职责执行公正且公开。该规定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业主的满意度,还为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请问您认为这一新规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物业小区的和谐进步?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