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延高速铁路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西安交通枢纽联络线工程现场,箱梁预构件通过拼图方式顺利完成拼接与安装。此外,西延高铁西铜段的首根接触网杆吊装作业也已顺利结束。这些成就对于西延高铁项目的进展至关重要。
装配式桥面系施工工艺新突破
在西延高铁的建设阶段,引入了创新的施工技术。中铁一局承担了这一技术的实施任务,而西安铁路局第二工程指挥部则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这标志着“装配式桥面系施工”技术在西延高铁上的首次应用,在西北地区的高铁建设中尚属首次。与传统的桥面系施工方法相比,该技术是在预制场完成构件的预制,并在箱梁安装前进行线下组装,最后整体吊装。比如,从年初的规划到成功实施,这一过程见证了项目的重大进展。然而,这一技术也面临了不少挑战,正如康中伟副指挥长所言,尽管效率得到了提升,箱梁安装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施工区域对重型机械的操作要求精准。在安装构件时,使用了450吨的提梁机和专门的吊装设备。此外,一台型号为YLC1000T的运梁车承担了运输职责。在此过程中,构件的高度被精确调整,误差保持在0至10毫米之间,平面位置的误差则被严格限制在正负5毫米以内。这些操作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确保了吊装和运输环节的安全。
西延高铁项目管理助力施工推进
西延高铁项目的管理体系为施工提供了便利。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项目全流程中承担了关键的管理职责,第二工程指挥部对施工环节进行了详尽的协调。项目内部各责任主体责任清晰,严格遵循标准化作业规范。这种管理模式确保了如“装配式桥面系施工”等新技术的顺畅实施。以西北地区为例,由于自然条件复杂,若管理不善,将难以精确调整构件的高度和水平位置。
接触网在高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西延高铁西铜段建设期间,接触网工程受到高度重视。该系统由基础支柱、支撑设施、定位器及悬挂部件等构成。接触网位于高铁正线上方,运行电压最高可达到27.5千伏,这一特性使其在高铁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接触网被誉为高铁的生命线,任何故障都可能造成电力供应中断,从而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此外,西延高铁作为一条重要线路,其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运输系统的安全与效率。
西延高铁西铜段接触网工程量巨大
西延高铁西铜段对接触网的需求十分显著。此路段拥有4个车站和4个区间,全长达91.162公里。工程内容涵盖:建设4400根支柱、安装76组硬横梁、配置364根吊柱、组装5146套腕臂、铺设251.48公里的接触线和182.82公里的附加线。这些数据凸显了接触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与关键性。以支柱搭建为例,若前期规划不足,施工可能陷入混乱,导致工期延误。
确保西延高铁西铜段接触网首杆吊装成功
西延高铁西铜段接触网首杆吊装工程已圆满完成。这一成就的实现,得益于众多团队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为确保首杆安装的顺利进行,该公司提前制定了多项保障措施。数月前,他们便开始精心策划吊装作业,并派遣了施工技术人员到现场。技术人员对现场吊装条件进行了细致分析,识别了施工中的关键难点,并据此编制了详细的作业指导文件。在吊装作业中,严格遵循流程和工艺标准,确保了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施工期间,任何环节的故障均可能引发首杆吊装失败。现场风力状况及起吊设备可能发生的意外故障,均为潜在风险。
未来西延高铁“四电”工程建设展望
西延高铁西铜段接触网的首根支柱吊装作业已顺利结束,这一成就标志着该项目的工程进度取得了显著突破。项目部将根据铁路主线桥梁的施工进度,有步骤地推进后续工程。他们计划同步进行全线接触网支柱的安装,并致力于加快“四电”工程的建设步伐。然而,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仍可能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沿线地质条件可能随工程进展而变得更加复杂,这可能会对设备运输造成影响。此外,人员配置的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减缓。
读者朋友们,据报道,西延高铁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目前,我们期待了解,各位认为西延高铁在接下来的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将集中在哪个领域?欢迎点赞、转发,并发表您的观点,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