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障碍青年创造奇迹:16032个伸缩球漂洋过海,出口美国  第1张

近期,位于鄞州区的柠檬树“残疾人之家”中,一群被称为“心青年”的成员成功组装的伸缩球产品,意外地被出口至美国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青年不仅参与了生产,还获得了劳动报酬。这一兼具温情与意外的好消息,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出口美国

12月24日,鄞州区首南街道的柠檬树“残疾人之家”公布喜讯。该机构38位“心青年”参与的伸缩球加工项目成果即将运往美国。19日上午,集卡车抵达“残疾人之家”门口,开始装载成品。这批共计16032个伸缩球,由宁波市区10余个“残疾人之家”的百余名“心青年”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共同完成。成品被分装进334个大纸箱,随后被装载进集装箱,准备出口。

这些伸缩球非同寻常,由“心青年”们倾注心血打造。每个球体由192个部件构成,组装过程相当繁琐。在众多人的协作下,产品成功出口。虽然对一般企业而言这不过是普通订单,但对“心青年”而言,其意义却极为重大。

工作分配

起初,众人普遍认为组装伸缩球是一项挑战。就业辅导员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首先自学了视频教程。随后,他们将组装步骤细化,根据每位“心青年”的技能水平,分配了适宜的岗位和任务。这一过程极为细致入微,因为每位“心青年”的技能存在差异。例如,有些人手部灵活性较高但耐心不足,这决定了他们需要承担不同的工序。

此布局使得生产流程井然有序,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每位“心青年”的潜能。这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设计,并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产量增长

生产初期产量不高,首月产量仅为500个伸缩球。“心青年”们起初难以适应这种劳动强度,一周后便开始抱怨劳累。为此,就业辅导员为他们购置了防护指套以减轻新手工人的负担。随后,通过多种激励措施,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两个月后,情况显著改善,大家齐心协力,一周产量增至400多个,月产量更是攀升至1600多个。

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数字的增长上,而且表明“心青年”群体正逐步融入职场,并在能力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每位成员均在不断成长与进步,共同促成了如此显著的产量飞跃。

能力提升

小倪,一位“心青年”,称该工作有助于提升手部灵活性。他球技提升的事实可作证。冯雪凤老师辅导时提到,制作伸缩球能增强“心青年”的精细动作,这对他们的康复大有裨益。这些进步在“心青年”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众多孩子因手工技能自豪。

这种能力的增强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带来正面效应。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不仅限于手部技能的提升,同时在自信心上也有所加强。

精神状态变好

家长们观察到孩子们展现出了积极的变化。自参与伸缩球手工制作以来,孩子们回家后的表现有所改变。他们谈论手工时不再流露出沮丧情绪,而是洋溢着自豪与满足。孩子们的情绪状况较之前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亦大幅提高。这一现象间接表明,从事这项手工活动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了正面效应。

对他们而言,工作非但非负担,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这种精神层面的富足,是他们之前未曾体验过的。

商业合作前景

柠檬树“残疾人之家”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合作企业的助力。周伟琴向合作公司表达了诚挚的感激。合作公司对“心青年”的产品及进展表示满意,甚至考虑将所有订单转交给柠檬树“残疾人之家”,并有意向长期提供配件。这一消息对“残疾人之家”及“心青年”团队来说,无疑是积极的。

稳定的工作岗位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注入了更多的期待。若商业合作得以持续,将助力更多年轻一代实现相对的自主与自信。

读者们,您认为此类针对特定群体的就业协作模式是否适合在更多地区推广?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