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州市钱塘文博小学举办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活动全面展示了福文化,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
福文化背景独特
福建省以“福”字命名,是全国独此一省,其省会福州亦以“福”字命名,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这些独特背景为学校举办福文化活动提供了坚实基础。福文化在福州的山水建筑、民俗名人等方面均有体现。学校依托这一地域文化特色,为学生打造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教育氛围。同时,福文化也是学校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塘文博小学秉持“真爱·福到 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将福文化融入课程体系。
将福文化融入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此举有利于继承和推广我国本土的优良文化,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领会家乡文化的深厚内涵。
活动精彩纷呈
本次开放日活动紧密围绕“福韵启迪智慧、国学滋养心灵、培根固本铸魂”这一主题展开。活动安排充实多样,包括福文化与学科交叉的成果展示、课堂教学公开课、专家专题讲座等。各项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与会嘉宾及师生呈现了一场全方位的福文化盛宴。以“福文化”展示为例,涵盖了茉莉花文创、特色美食、福果香茗、中医文化、迎春送福以及快闪簪表演等多个展区。这些活动让人们从不同层面感受福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漫步在充满古韵的福州老街之中。
各板块相互依托,各自以独有的形式呈现福文化的魅力。例如,特色美食展览让游客得以品味福州的美食特色。美食本身便是福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对福文化的认识也更为深入。
多学科融合展示
开放日安排了10堂课程,这些课程巧妙地融入了“福文化”特色。这一做法极具创新精神。比如,颜琳老师在《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一课中,创设了“博雅文旅推荐官”的评选环节,让学生在欣赏家乡美景的同时,掌握了习作技巧并唤起了对家国的情感。黄珊珊老师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中,巧妙地结合了“福”字的寓意,通过特色植物探索之旅,引导学生探究算理并构建算法。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打破了学科界限,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将福文化以新颖的方式融入到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中。
学校成功融入了福文化的多学科元素,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教学革新意识和福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此举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推动,使传统的福文化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课堂教学特色
课堂上的教师表现值得称赞。开放课程设计精巧,独具匠心且充满活力。每位教师巧妙融入福文化元素,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获得了专家和名师的高度评价。教师以福文化为教学起点,不仅传授学科知识,还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课堂内容。
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升了文化认同。以某位学生为例,在参与将福文化融入教学活动的课程后,他表达了对自己城市及其文化的更加深厚的热爱。
专家讲座深度剖析
这两场专家讲座同样值得关注,均融入了福文化的精髓。叶育新的讲座《福文化的内涵与课程建构》从三个维度——世人之福、士子之福、天下永福,对福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这有助于听众对福文化这一概念建立起更为明确的结构性认识。而陈灼钦的讲座《数与运算一致性的思考与实践》则深入探讨了数与运算一致性的表现及其内涵,旨在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确保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专家讲座能够促进学校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从理论层面出发,激发教师对福文化在课程体系中构建的深入思考,这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活动的广泛影响
本次教学开放日不仅校内师生踊跃参与,更有众多专家、知名教师及外校同仁加入。活动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展示了福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巧妙应用,另一方面为其他学校的教学提供了借鉴样本。此外,该活动还促进了福州福文化的地域传播。
当前,我向广大读者提出一个疑问:若您所在地区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您期望学校如何组织与之相契合的活动?诚邀各位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