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水库建设备受瞩目,该水利设施具备多项功能,对区域供水、生态环境改善及防洪起到关键作用。当前,南池大坝闭合工程进展顺利,即将完工的消息成为一大焦点。
工程概况
陕西省斗门水库是一座Ⅲ等中型平原水库。水库坐落于沣河的右侧,地理位置明确。该水库规模可观,拥有5052万立方米的总库容,占地面积达10.4平方千米。其设计采用独特的“南、北池”布局,这一布局在水利领域内较为罕见,南北池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2020年7月,斗门水库工程正式启动,随着建设工作的持续进行,工程正稳步向完工目标迈进。
该工程用途广泛,主要功能包括供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兼顾防洪功能。它在水资源管理、地区生态保护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北池现状
2022年7月1日,北池工程基本完工并开始蓄水。该池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拥有2155万立方米的总库容,水源主要来自沣河分洪。北池不仅是生态用水的补给源,还肩负着沣河防洪的任务,包括蓄滞洪水和城市雨洪等。在生态效益方面,已初步显现效果,平均每年可为西安市的生态水系提供约1400万立方米的生态用水。自蓄水以来,已形成约7600亩的生态水面,水质维持在Ⅲ类标准以上,吸引了众多鸭子和鸟类等在此栖息,促进了多种野生鸟类的繁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观察北池的养护现状,正如记者实地所见,工作人员正努力清除水面水草,细致地呵护着湖泊的生态环境。这一现象不仅显示了北池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地位,也体现了公众对其的关注与重视。
南池工程进度
南池备受关注,其总库容达2897万立方米,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记者采访时,目睹工人正加紧建设水源地绿化和配套管线等附属设施。南池的建造目标与北池不同,主要功能是接收引汉济渭的水源。工程内容涵盖围坝、引汉济渭入水供水管道、向北池退水箱涵等。南池被视为斗门水库工程供水功能的关键部分。
南池项目完工后,预计将显著减轻西咸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数据显示,该项目每年可为西咸新区提供约8773万立方米的水资源,这对于保障当地约200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至关重要。
工程整体效益
斗门水库若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为陕西省水资源配置带来关键进展。南北池的水源供给将有效满足西咸新区生产生活用水及西安生态用水需求。同时,北池等设施在防洪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拦截沣河洪水及城市雨洪,降低洪水对区域的影响。此外,生态水源的补充将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生物,提升区域生态文明水平。
关中地区的发展因而受益,水资源充沛的供应促进了各行业繁荣,为该区域的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南池建设的重点在于优化和完善。我们将着手于配套管线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并确保蓄水前的安全鉴定等准备工作得到妥善处理。为确保蓄水工作顺利开展并发挥其供水效益,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必须精确到位。施工期间,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每个环节都必须遵循严格标准,确保无任何失误,这亦有助于未来水库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民众期待
当地居民目睹了斗门水库的建设进展,内心充满喜悦。他们迫切想知道水库何时能全面启用,以及它是否能够有效提升供水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公众对工程后续进展充满期待。这无疑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水库早日投入使用,将提前为当地居民带来便利。因此,呼吁大家持续关注此工程,积极参与讨论,并欢迎点赞分享,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重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