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水利部门迅速表态,面对严重的干旱形势,多个城市已启动应急预案,居民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可能遭遇严重考验。

干旱警报拉响

甘肃省水利厅最新通报,自5月13日15时开始,甘肃省针对武威、白银、定西、平凉、庆阳五市正式实施干旱灾害防御四级应急响应措施。自春季以来,该省气温普遍偏高,降水量较往年平均值减少了46.2%,创下自1961年以来的第三低记录。目前,全省受旱站点数量持续增加,已显著超过近五年的平均水平。

当前,河东地区大部分耕作层的土壤墒情不佳,多个区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现象。其中,白银市中部、定西市中北部以及庆阳市北部等地,干旱程度更是达到中到重度,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河流水库告急

水文监测数据揭示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自年初至今,诸多河流的来水以及水库的蓄水量均出现了显著减少的现象。例如,讨赖河和石羊河的来水量分别减少了10%,而大夏河和洮河的来水量减少了20%。此外,泾河的来水量减少了50%,其中其支流马莲河的来水量减少了40%。

黄河流域的水库蓄水量较往年减少了10%,而长江流域的减少幅度更大,达到了28%。具体到景电向民勤红崖山水库的调水量,同比去年减少了2127万立方米。这种水库蓄水量的减少,对区域内的供水储备产生了直接影响。

气象水文预测堪忧

气象水文预测对即将到来的干旱情况发出了预警信号。在春末夏初阶段,即5月中旬至6月中旬,河西以及中部地区的降水量显示出减少的迹象,这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春末夏初的干旱现象。此外,预测还表明,部分河流的水量以及水库的蓄水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石羊河、洮河分别枯萎达20%,泾河枯萎程度为50%(其中马莲河支流枯萎40%),黄河流域内水库蓄水量预计将减少15%,由此可见,当前旱情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显著改善。

地方积极响应

在遭遇严重旱情的情况下,武威市和白银市的水务部门均启动了干旱防御的Ⅳ级应急响应机制。两地相关部门密切监测雨水、水位以及干旱状况的动态变化,并据此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当地居民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地方层面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干旱的措施,这些行动有助于贯彻落实抗旱工作,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然而,后续的工作压力仍然相当沉重。

抗旱要求明确

省水利厅向各相关单位及各地区下达了明确指令。各地区需密切关注降雨、水位及干旱状况的动态变化,并做好水利工程的合理调度和应急供水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保障民众的饮水安全,确保民众能够喝上水、喝上干净的水。

需充分利用现有引提调水设施效能,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实施总量管控和定额管理措施,对用水进行全面规划,同时兼顾储水和节水工作,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

积极共克时艰

尽管当前干旱情况严重,然而,通过各方的协作与积极应对,我们有望有效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与损失。目前,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行动,全力推进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致力于确保全省的稳定与发展。

这也需要全社会关注旱情,节约每一滴水,共同为抗旱贡献力量。

此次甘肃多地遭受严重干旱,普遍认为在抗旱工作中,普通民众还有哪些实际行动可以贡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为文章点赞并转发,以吸引更多人对旱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