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雪节气已过,接连不断的冷空气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冷空气导致我国多个地区的气温不断走低,对民众日常生活带来了众多影响。
冷空气接力影响
12月17日与18日,我国将受到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从19日至21日,一股更加强劲的冷空气也将接踵而至。这两次冷空气主要作用于中东部区域,预计将使回升的气温再次下降。这些冷空气逐步向南移动,气温随之逐渐降低。
冷空气分阶段自南向北移动,导致气温持续降低,这种变化速度不及一次性急剧降温来得迅速。在本周剩余时间里,中东部地区的大部气温预计将普遍低于同期往年的水平。
降温幅度情况
19日至21日,我国北方多地气温显著下降,降幅在4至6℃之间。在西北东部及内蒙古中西部等局部区域,气温降幅更是扩大至6至8℃。此次降温导致众多地区的最高气温大幅降低。
西北地区大部分、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大部分区域的气温均未超过零摄氏度。华北中部和南部以及黄淮地区的气温更是降至五摄氏度以下。北京和天津在21日的最高气温仅略高过零摄氏度。此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亦明显下降。
南方入冬进程
南方地区受强冷空气侵袭,冬季来临速度加快,相较于往昔,时间上有所提前。随着冬至的日益临近,南方多地气温将显著降低,民众对寒冷的感知将更为强烈。鉴于此,公众的保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感冒及呼吸系统疾病。
南方地区正遭受冷气团的侵袭,气温呈现持续走低的趋势。在此期间,寒冷气候将占据主导地位,公众需对日常作息作出相应调整。
当前降水情况
近期,我国多数地区降雨量偏低,气候呈现干燥且寒冷的特点。在13时至14时的时间段内,全国仅有不到10个观测站记录到降水量。这一数据显著反映出降水量的异常稀少。目前,这种干旱的天气状况预计还将延续一段时日。
未来两天,我国中东部将遭遇一段短暂的雨雪天气过程。整体来看,这场雨雪的强度并不强,持续时间不长,且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后续天气变化
自20日起,我国多数地区天气开始转为晴朗。到了21日,从西南部开始的雨雪天气逐步向东部蔓延。届时,西北东部以及黄淮等地可能出现降雪天气。
长江中下游区域的气候条件适宜,积雪的可能性存在,或许将迎来今年下半年的首场降雪。不过,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存在变数,因此需要持续留意最新的预报资讯。
气温降低,同时水汽条件得到优化,这增加了新一轮雨雪天气出现的概率。因此,各地必须迅速启动预防工作。
防寒保暖提示
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多地气温持续走低。为确保日常行动安全,公众必须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穿着适当的保暖服装成为一项基本要求。
随着寒冬的临近,公众应预先准备相应的御寒措施。为此,本平台向读者们提出疑问:在应对寒冷方面,大家都有哪些保暖办法?我们期待在评论区阅读您的经验分享,并诚挚邀请您为本文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