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已至,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多地气温连续走低,这一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冷空气接力影响
从今日起至21日,中东部地区将经历两股冷空气的侵袭。这两股冷空气的南下路径较为隐秘,与快速降温现象有别。近期此类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得气温回升的趋势受到阻碍,并出现了降温现象。以本周剩余时间为例,中东部多数地区的气温已经低于同期往年的水平。
公众生活将遭受一定程度影响。以旅游爱好者为例,他们原定的出行计划不得不作出相应变动。此外,户外工作者亦需调整既定安排。同时,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他们必须准备保暖衣物。
降温幅度较大
19日至21日,我国北方多数地区气温预计将出现4至6摄氏度的下降。西北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局部地区降幅可能达到6至8摄氏度。降温结束后,西北地区及华北中南部等地气温预计将低于0摄氏度,华北中南部局部地区气温可能降至5摄氏度以下。以北京、天津为例,21日的最高气温预计将略高于0摄氏度。
气温下降对健康提出了挑战。人体已习惯于之前的温度,一旦气温突然降低,感冒等疾病风险可能增加,尤其是对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
南方寒意加剧
21日,冬至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南方地区将遭遇更加明显的寒冷天气。在此之前,冬季的步伐有所推迟,然而,随着冷空气活动的逐渐增多,南方地区的入冬速度已大致恢复至往年的水平。这一转变预计将提升南方居民对取暖工具的需求,特别是在那些没有暖气供应的区域,这一影响尤为突出。
南方冬季气候寒冷且湿润,连续的冷空气使得气温更低,民众因此不得不增多衣物和取暖设备的使用。
降水稀少将变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所减少。截至目前,全国仅有不到10个监测站点报告了降水。尽管如此,预计未来两天,中东部地区将迎来一场雨雪天气,但这场天气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强度均较为有限。在西北东部等地区,将有小雪出现,部分区域可能迎来中到大雪。
气象机构因降水模式变化而提高预报准确性,旨在向公众提供更精准的出行和生活指导。此举亦满足了期盼降雪民众的愿望。
新一轮雨雪在望
自20日开始,多数地区呈现晴好天气。自21日起,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新一轮雨雪天气开始扩散。受水汽条件改善影响,西北东部及黄淮等地或将迎来降雪,长江中下游地区亦存在降雪可能。但需注意,目前天气预报的时效性较长,预报的不确定性相对较高。
公众应重视气象预测信息。对于农业生产而言,预先规划针对降雪的应对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潜在的损失。
防寒保暖提醒
冷空气活动增多,导致气温下降。南北两地居民都应提高保暖意识。在此期间,呼吸道疾病风险增加,务必及时增添衣物,并确保室内温暖。
您是否已采取充分的防寒保暖措施?我们热切期望您积极分享您的保暖经验。此外,我们也诚挚邀请您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