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民办理业务过程中,政策理解、菜单解析和材料准备等问题频发,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扰。塘桥派出所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创新方法,实现了服务模式的革新。那么,这种创新模式具体是怎样的?它能为居民带来哪些便利?
居民办理业务的困扰
众多居民在处理事务时对政策细节认识不足,对于操作指南的解读不够深入,因而常出现提交材料不全的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延长了居民办理事务的周期,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困扰。例如,不少居民对于更换国外留学子女身份证的具体手续不甚明了,由于缺乏了解,他们不得不多次往返,从而额外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
塘桥派出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扭转现状。因此,该所着手研究并尝试新的工作方式,旨在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闭环管理模式建立
塘桥派出所采用主动警务策略,构建了“窗口民警明确清单、社区民警提供上门服务、窗口民警存档备查”的完整管理模式。此模式确保了业务处理的规范化流程。
工作中,窗口民警负责为居民提供业务办理或咨询时的清单,确保居民了解所有需注意的细节。接着,社区民警根据清单提供上门服务。最终,窗口民警将办理过程记录存档,便于查阅和总结经验。此模式构建为服务提升提供了稳固基础。
居委会的便民服务
塘桥派出所与居委会共同实施值班接待制度,创设了“365天不间断”的便民服务窗口。在此机制下,南城居委的值班社工迅速响应冯女士关于其海外就读子女身份证更换事宜的咨询,高效地提供了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指导。
便民服务创新了居委会干部的工作模式,使得他们不仅能引导居民至综合窗口咨询办理,还能承担更多解答和受理移交的任务。如今,诸如户政等常见业务已实现“一站式”服务,居民无需频繁往返。
业务延伸至居委会
塘桥派出所为提升服务效率,正尝试将试点户籍业务拓展至居委会接待点。民警、居委会干部及社工等在同一地点办公,实现协同运作。他们积极运用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初步咨询。
陶佳俊警官表示,对于如“随申办”手机应用可办理的业务,他会现场指导居民完成办理。至于户口迁移等复杂业务,他会指导居民准备好所需材料,确保一次性办理。此做法显著减少了居民的等待和办事时长。
多方助力业务办理
塘桥派出所安排了具备窗口服务经验的社区民警至试点社区工作。在分局人口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这些民警积极与北京警方进行了多次交流,其中为徐女士办理事项的成功案例尤为突出。
综合协管队员等力量被鼓励积极参与相关任务。社区联络群成为试点居民反映户籍需求的平台,此举亦有助于社区民警增强业务能力。多方协作与互动显著增强了服务效能。
当前成果与未来计划
塘桥、六里、孙桥三地的试点派出所和九个试点居委会,已为422人次提供了上门拍照、发放证件、收取材料等户籍服务,此举极大地便利了居民。
塘桥派出所计划扩大社区服务范围,涵盖户政业务。特别是,2025年将迎来首批20年有效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更换高峰。派出所计划强化身份证照片线上采集业务的推广,同时为特定群体提供上门服务。这些措施预计将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大家是否同样期待此类服务在更多地区普及?欢迎点赞、转发,并积极参与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