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莉,年逾七旬,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三十余载后退休。她并未沉溺于晚年宁静,而是投身于特殊儿童的辅导与训练工作。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既令人肃然起敬,又深感人至深。
教育生涯的起点
石敏莉于1973年进入宁波师范学校学习,并于两年后完成学业,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她曾在高桥中学和解放南路小学任教,在长达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教学成果显著,用心指导学生,给众多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那个时代的工作条件下,她凭借个人的努力,对每一节课都全力以赴,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她如同教育领域的一颗明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她不仅传授知识,还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了学生心灵的向导。
她任职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广为传颂。她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更注重其心理健康,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关怀。她堪称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
心怀大爱的退休生活
自2006年退休以来,石敏莉持续致力于社会服务。她在南苑小学任教直至2009年孙子出生。孙子出生后休息一年,她随即成为海曙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志愿者。退休生活里,她并未沉溺于养花遛鸟,而是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她专注于关爱特殊儿童,用爱心抚慰那些被忽视的心灵。在特殊儿童需要成长与关爱的环境中,她积极参与其中,为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带来了希望。
她的退休生活方式与众多追求个人轻松休闲的退休者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选择无疑是高尚的。
特殊儿童的“石奶奶”
石敏莉专注于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同时亦对学习有障碍的儿童给予特别关照。在每周三和周五的下午,她都会如约前往翰香小学和南苑小学。她对特殊儿童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如同对待自家的孙子。例如,她曾辅导过名叫小吴的孩子,尽管需要反复教授数百次同样的言语和动作,她的态度始终充满爱意,毫无厌倦之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吴的表现有了显著的正向变化。他从之前的不爱笑变得愿意微笑,从不愿与人互动转变为乐于交流。
小吴的变化展现了石敏莉辛勤付出的成效。她以爱心和耐心为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注入希望,显著改善了他们的态度和社交技能。
超职责的付出
石敏莉的贡献远超教师的基本职责。她任教期间,曾协助处理家庭矛盾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面对学生家长离婚导致的心理压力,她主动与家长交流,并持续关注学生。当学生因艺术梦想受到父母斥责时,她积极与家长协商。对于缺乏监护、成绩不佳的学生,她扮演起“临时家长”的角色。这些案例显示,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退休后,她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她的援助并非浅尝辄止,她深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全面提供关怀与支持,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学生无尽力量的深厚情感。
共享钢琴背后的坚持
2021年,石敏莉在散步途中邂逅了中海环宇城的共享钢琴,自此投身文化志愿者的行列。自那以后,无论风雨如何,她每周都坚持三次,每次投入两小时的演奏。她的这份执着,充分展现了她对生活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即便年纪渐长,她依然珍惜每一个可以贡献自己的时刻。在钢琴前,她以音乐为媒介,传播文化,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为周围的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石敏莉在共享钢琴旁演奏的,不仅仅是音符的和谐,更蕴含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
传承奉献精神
石敏莉的事迹值得被广泛传播,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被继承。现今社会,特殊儿童群体亟需更多类似的关怀,教育领域同样需要更多像她一样尽职尽责的从业者。不妨反思,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人,愿意付出自己的温暖去帮助他人?我们应当向石敏莉学习,为她点赞,并分享她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爱的力量。即便退休之后,她依然将教育的爱传递下去,通过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关爱特殊儿童、回馈社会,任何时候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