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街道有一位76岁老人,她以独特的方式照看着孩子们的成长,这一行为令人倍感温馨。在当今社会,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宛如一股清新之流,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尊敬。
奉献社区不停歇
1月15日,山湖社区举行了“翰墨迎新春 挥毫送万福”活动。潘洪华老师作为退休老教师,是社区志愿者队伍中的中坚。当天,她与志愿者们、书法爱好者及孩子们共同创作春联,赠予社区居民。活动在江陵街道山湖社区举行,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氛围。潘老师对春联受到欢迎感到欣慰,她热衷于传播传统文化和福气。这种热情促使她不仅限于社区,还希望将传统文化传播至企业、学校等更多地方。
她的坚持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社区里,像她这样热心推广传统文化的人实属罕见。她的笑容在活动中熠熠生辉,书写春联时的专注神态,让众人皆可见证。她挥毫泼墨的春联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使得社区的年味愈发浓郁。
关爱下一代
潘洪华退休后,其书法技艺得以施展。每年暑假,她都会在“山湖社区青青草假日学校”授课,传授书法技艺。她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始终如一,致力于传承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起初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时,潘洪华了解到书法爱好者及家长对孩子书写传统汉字的忽视,这激发了她的教学热情。她愿意全力以赴,指导那些渴望学习书法和绘画的孩子们。
她对书法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她会精心书写示范字,课上分发给学生以便他们参照练习。遇到学生书写上的困难,她总是耐心指导。这反映出她对教学水准和学生成长的关注。她的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传承书法艺术。
发挥“五老”独特优势
潘洪华作为“五老”成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将个人专长与青少年教育相结合。在培育下一代的舞台上,她借助书法教学,助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资深教师背景和书法技艺,她拥有独特的教学优势。
她的这一特点让她在教育关爱青少年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即便年事已高,76岁高龄,她仍坚持教授书法,不遗余力。只要她还能继续教学,她就会持之以恒。她渴望看到书法文化得以良好传承,这种坚定的意志彰显了她在“五老”群体中积极贡献的价值。
坚持手写春联传递文化
潘洪华坚持手工书写春联与“福”字,并将它们赠予居民。这一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她深知这一点,因此并未摒弃手工书写的方式。尽管现代打印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她仍旧选择以自己的笔触传达新春的祝福。
她渴望在当代社会继续推广传统文化。每年参与书写春联传递祝福的热情依旧高涨。每当目睹邻居们愉悦地接过春联,她心中都涌起满足感。她并非孤军奋战,她的行动感染了周围的人,包括其他书法爱好者及孩子们,大家共同在书写春联的过程中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书法文化不遗余力
潘洪华对书法文化的传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书法对她而言,既是激情所在,也是退休生活的依托。她致力于将这份激情传授给年轻一代,不愿目睹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逐渐淡化。
她的书法技艺精湛,这使得她在各类活动中能够自如地挥毫泼墨。在假日学校,她严谨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书法学习进展。她经常激励学生在临摹时,应先仔细研读法帖,把握关键,然后一气呵成。凭借自身的经验和耐心,她在书法文化的传承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前行。
老有所为的典范
潘洪华堪称晚年积极生活的楷模。尽管76岁本应享受晚年宁静,她却积极投身于社区公益活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青少年的关爱工作。在春节期间,她积极参与各类活动;而在假日学校,她更是关心孩子们的成长。
她在山湖社区的多个角落忙碌穿梭。她与孩子们的交流洋溢着温馨与期望。若她的故事得以广泛传播,无疑将鼓舞众多老人继续贡献余力。同时,它也能启发年轻一代认识到传统和传承的强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她的行为价值。
潘洪华奶奶的故事是否触动了你?你是否身边也有类似的无私奉献者?欢迎留言、分享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