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隧道新征程号盾构机掘进突破1000米,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第1张

昨日,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过江隧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新征程号”盾构机成功推进至500环,累计掘进长度超过1000米。这一成就标志着工程进入新阶段。对南京地铁建设及市民出行条件的提升均具有深远影响。

建设历程回顾

自9月份起,该盾构机从江心洲中心的风井启动。记者当日探入地下逾30米,抵达始发点。目前,该设备已推进至潜洲下方。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隧道的线路已确定,起点为江心洲中心风井,途经长江大堤等地,终点为滨江站。该项目的建设正按计划稳步进行。每个环节都凝聚了建设者的辛勤汗水,自启动以来,他们持续努力,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盾构机相关情况

“新征程号”盾构机是针对本工程量身定制的。其开挖直径为11.64米,整体重量2100吨,长度达到120米。该设备配备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常压换刀系统和刀具磨损检测系统。此外,它还引入了“同步注双液浆”技术,这是国内在过江地铁隧道施工中的首次使用。这些技术为盾构掘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若没有如此可靠的设备,实现顺利掘进将变得极其困难。

掘进里程的意义

此次掘进里程突破千米的里程碑意义重大。这一进展标志着盾构掘进已达到总线路的三分之一。据此数据,工程正按预定计划稳步进行。隧道总长3062.6米,其最低点深达长江水面下方68.58米,成为长三角地区过江地铁隧道建设中的最深点。在如此深度进行掘进极具挑战,而此阶段性成果的取得,充分显示了建设团队解决深地下施工难题的能力。

后续掘进挑战

尽管已实现一定阶段的进展,然而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大约700米后,将遇到中风化泥岩地层。该地层中的泥岩硬度较大。研磨破碎后,泥岩遇水会表现出强烈的黏性,容易形成团块。在挖掘作业中,这种现象容易造成刀盘结泥饼。这情形如同建设者面前的一块坚骨,难以轻易逾越。不过,建设者们已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应对后续挑战的措施

为确保在复杂地层中挖掘作业的顺利进行,施工方着手优化刀盘开口比率,去除刀臂上的栅格结构,增强刀盘周边渣土的流动性。此举旨在减少刀盘形成泥饼的风险。同时,项目组借助大盾构公司南京总部的高级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对现场挖掘作业的远程监控与数据深度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挖掘状态,提升挖掘效率。他们依赖先进技术及经验丰富的团队共同应对挑战。

建成后的影响

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完工后,将给城市带来正面效应。该线路将连接鼓楼区与江北新区,实现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南京跨江一体化发展。此外,4号线与11号线相连,而11号线本身在江北区域扮演着重要的换乘角色。两条线路的衔接将极大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减少换乘次数,使目的地到达更加迅速便捷。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目睹了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勤付出。关于南京地铁的建设,大家有何期待?欢迎踊跃留言、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