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小白也能成为观鸟达人!闽江河口湿地圆桌漫谈揭秘观鸟秘籍  第1张

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在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场盛大的湿地展览正在进行中。活动内容丰富,包括现场圆桌讨论和对湿地美景的实时直播,其中蕴含着诸多令人惊喜和感动的瞬间。

合作开启特色直播

12月6日,在闽江河口湿地举行活动。长乐区供电公司与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举办。参与者包括湿地管理人员、福建省观鸟协会成员、“电力义点亮”志愿者以及主播等。他们以“圆桌讨论+鸟类观察”的独特方式聚集,旨在向公众呈现湿地的自然美景,并展示生态保护的成效。该湿地坐落于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关键湿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极高,因此成为宣传重点。

这一合作的灵感源自何处?其合作模式的形成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均需深入研究。

漫谈中的生态分享

直播室内,互动交流既风趣又富有教育意义。这场对话看似随意,实则蕴含众多知识。四位专家正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了生态监测、保护工作以及候鸟保护的故事。这些内容紧扣湿地生态主题。“电力义点亮”的志愿者们同样活跃,他们分享了在湿地进行志愿服务的趣闻轶事。例如,他们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湿地动植物趣事,以及与当地工作人员共同保护湿地的经历等。

观众究竟能从中留下多深刻的印象?这种分享对湿地保护工作又能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

直播间外湿地盛景

镜头之外,景色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滩涂上的光影交织,宛如大自然打翻了调色板。珍稀鸟类在浅滩上嬉戏觅食,这是闽江河口湿地常见而又感人的景象。同时,“绿电方舟”净零碳观鸟屋的高清摄像头正在勤勉工作,宛如明亮的眼睛,将湿地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实时呈现给观众。观众得以沉浸式地体验群鸟飞翔的壮观景象,仿佛置身于那片滩涂之上。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众多观看直播的人对湿地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样美轮美奂的自然画面如何长久地保存下来?

志愿服务队队员心声

翁馨,作为“电力义点亮”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深刻体验到了直播这一新型传播手段的强大影响力。直播在自然保护和文化传播等领域,犹如一把开启大门的钥匙。此次直播具有特殊意义,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公众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价值的认知。同时,它也旨在激发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关注和自觉行动的意识。她的发言也反映了众多投身于湿地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怎样鼓励更多的人像翁馨一样积极投身湿地保护事业?

“绿电方舟”的重要意义

“绿电方舟”净零碳观鸟屋在本次直播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该项目背景深厚,由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于2022年联合启动。项目以珍稀物种的主要栖息地为保护重点,并在这些栖息地及其周边区域建立绿色电力供应。此举旨在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项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和数字化工具支持。

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绿电方舟”项目在湿地保护中的最大效益?

供电公司的积极贡献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在湿地生态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公司在此地实施了“绿电方舟”公益计划,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了净零碳智慧观测屋。该观测屋功能全面,具备发电、储电、充电等多重功能,满足了科研用电需求,同时对鸟类栖息地环境实现了零干扰。此外,公司还响应了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的电力增容及低碳环保用电需求,为“全电景区”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公司积极探索“观鸟-护鸟-科研”一体化“净零碳”工作区的构建,为多个项目提供了全天候的绿色能源支持。

那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将来是否还有更多创新手段用于湿地保护?

观察至此,您是否同样为闽江河口湿地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保护措施所打动?若您有所感触,不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并对文章点赞和转发,以期让更多人关注湿地保护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