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在闽江河口湿地的鳝鱼滩,出现了一幕令人鼓舞的景观。一只白鹤与众多雁鸭类水鸟,如小天鹅和赤颈鸭,一同在觅食。这一场景不仅点燃了鸟类爱好者的激情,而且也验证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
白鹤到访闽江
过去,闽江河口湿地区域很少能看到白鹤的身影。但自2021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2021年11月11日,24只白鹤首次在湿地上空飞翔。紧接着,13日又有白鹤出现。这些白鹤的到访,打破了该地区的宁静。白鹤多在西伯利亚繁殖,其中98%的个体在鄱阳湖越冬,福建地区极为罕见,因此“鹤不入闽”的传统观念已完全被推翻。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以来,白鹤已连续三年回到此处。这一连续性表明,闽江河口湿地对白鹤的吸引力逐年增强。
白鹤的珍稀性
白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鸟类,它被我国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经将其认定为极危物种。在闽江河口湿地,人们发现了白鹤觅食的踪迹,这充分说明了该湿地生态价值极高。一般来说,白鹤会选择特定的地区进行越冬,然而,闽江湿地现在也成为了它们可能的觅食地之一。这一现象的背后,必然存在许多有利的条件。
闽江河口湿地的改变
近期,闽江河口湿地实施了多项保护行动。行动包括将养殖用地转变为湿地,以及整治互花米草以避免其过度生长影响生态平衡。同时,对海漂垃圾进行了清理,并恢复了植被。此外,湿地还进行了资源监测和生态系统研究。这些措施均以科学为依据,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鸟类的栖息条件,还增加了食物资源。
湿地的鸟类资源丰富
闽江河口湿地位于重要地理位置,生物多样性丰富,栖息环境多样,且实施了有效的保护策略,因而吸引了众多鸟类。区域内鸟类种类繁多,已知记录达337种。每年记录的鸟类种类数超过200种,平均每月鸟类数量超过12000只,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湿地的吸引力。在候鸟越冬季节,湿地鸟类种类超过110种,总数超过20000只,其中雁鸭类和鸻鹬类数量尤为突出。
不只是白鹤的变化
自首次记录到白鹤数量突破零以来,闽江河口湿地便吸引了众多鹤类和鹳类水鸟。2021年12月15日,8只东方白鹳前来,而到了2023年11月,则有3只白鹤和42只东方白鹳至此觅食或栖息。这一情况显示,该湿地对多种濒危鸟类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非仅限于吸引某一特定鸟类。
湿地生机无限
此刻正值候鸟迁往越冬地的时节,闽江河口湿地因众多候鸟的降临而生机勃勃。小天鹅、白额雁等冬候鸟在此度过严寒的冬季。它们或在风中翱翔,或在水面游玩,或在湿地觅食,共同绘制出一幅宁静的画卷。该湿地已成为越冬鸟类的优选栖息地。未来闽江河口湿地能否吸引更多珍稀鸟类?敬请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