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将至,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全国总工会发布《通知》,启动治理欠薪的冬季专项行动。此行动对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同时也表明欠薪问题依然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难点。

行动聚焦领域明确

本次全国工会系统行动,重点针对建筑和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建筑行业因项目众多、分包关系复杂,历来是欠薪问题的高发区。2024年,已有多起大额欠薪事件在建筑领域被揭露。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同样面临类似风险。众多农民工在这些行业辛勤劳作,能否按时获得报酬成为一大难题。此次行动旨在有效减轻这些行业的欠薪压力。行动定在年底年初进行,确保在农民工最急需工资时提供帮助。

各地工会需在各自领域主动承担职责。以某省为例,当地工会在相关活动中,亲自走访建筑工地,与农民工直接对话,掌握他们的工资发放状况。这些做法为当前的欠薪治理冬季行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线索处理要求严格

各级工会需持续深化对职工欠薪治理工作的常态化推进。对于涉及欠薪的线索,监测和核实工作需迅速进行。一旦线索经核实确凿,必须确保有相应的回应和结果。此措施是确保农民工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的重要环节。过去,由于线索处理延迟,许多欠薪问题未能及时解决。

不完全统计显示,至少20%的欠薪案件因线索处理延迟而变得复杂。设立省级欠薪典型案例发布机制,有助于其他企业避免欠薪。数据显示,实行案例发布机制的省份,其欠薪案件在两年内减少了近10%,成效明显。

积极排查风险隐患

工会需全力支持风险隐患的排查活动。县乡工会需调动基层资源,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资优先支付在企业财务支出中占据首要位置至关重要。当前,许多小微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时,通常将偿还其他债务置于农民工工资之前。

某县工会经过调查发现,一家小型建筑企业面临偿还供应商货款的困境。然而,县工会坚持优先支付工人工资的原则。最终,该企业优先划拨资金,确保了农民工的工资得到支付,保障了他们过年的收入。

发挥监督职能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能得到充分行使,欠薪问题有望从根本得到解决。“一函两书”的推广被视为关键举措。此方法在部分发达地区已显现显著成效。比如,某沿海城市实施“一函两书”后,欠薪发生率降低了约15%。

工会以此途径向企业阐明其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确保企业不敢随意拖欠员工薪资。此外,此举有助于企业预先防范欠薪风险,并提前做好资金储备。

多部门协同治理

工会需积极与政府机构建立协作关系。通过派遣优秀员工参与联合实地考察,能够更高效地推动政府及国有企业、央企确保工资发放。2024年,在部分地区的联合检查中,工会与政府部门共同发现的多起欠薪风险问题均得到了及时处理。

行业主管部门携手共治工资及账款拖欠问题,确保农民工工资优先发放。司法行政机关的协作,有助于提升企业法治意识,通过联合惩戒失信欠薪企业,有效遏制企业冒然拖欠工资行为。

分类处置问题

各级工会针对性质各异的欠薪问题,需采取分类处理措施。通过协商调解、加速案件审理和判决、以及提供法律支持等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充分调动相关组织与团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北方某省工会对群体性欠薪问题展开积极协商,推动相关企业迅速解决问题。同时,对于个别民工的欠薪问题,工会亦提供法律支持,确保民工能够顺利收回工资。全国总工会的举措能否全面保障农民工权益,引发公众关注。期待各界积极发表看法,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