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郯城县小微产业园创新服务模式,20名项目管家+15名专家团队助力企业腾飞  第1张

4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对临沂市郯城县小微产业园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详尽介绍。该产业园在服务提供和建设规范上,显现出独到的特点与策略,诸多细节值得关注。

服务平台创新搭建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相关部门与园区紧密配合,推行“舒郯办”扶持政策。一支由20名项目管家和15名专家组成的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企业得以享受到全方位、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10轮服务对接,累计服务人次超过800,解决各类问题49项。这展现了郯城县在服务企业方面的主动态度。然而,部门间协调合作消耗了大量资源,郯城县如何高效解决企业问题,这一做法亟待深入研究。

园区配套服务提升

园区服务设施水平明显上升。李庄钢木家具产业园提供了完备的配套设施。企业入驻后,可享有一致的燃气供应服务,开户成本为12万元,比自行安装节省超过一半的费用,改用燃气后,企业成本可减少约30%。这些数据有力证明了园区服务升级对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积极影响。服务水平的提升预计将吸引更多企业,至于郯城县是否会扩大服务项目,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发展规模与入园标准

小微企业园区的发展及企业入驻条件至关重要。园区占地面积需至少达到30亩或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对于容积率达到1.4以上的区域,每平方米将获得属地乡镇400元奖励。同时,根据营收情况,每平方米还将额外获得10至40元奖励。入园企业需符合产业类别、投资强度和亩产效益等要求。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园区有序高效发展。但市场波动下,这些标准是否调整,仍存在不确定性。

资金支持力度加大

资金投入推动了园区的扩张,"金融管家直通车"平台促进了金融机构对园区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国有和集体土地在贷款方面享有相同的权益和责任,贷款的基准和比例明确,利率未超过同期住宅贷款水平。7月份,县政府与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签订了价值20亿元的授信协议,并实施了资金封闭式管理。这一举措为园区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尽管如此,在资金发放过程中,确保急需资金的企业能迅速得到帮助,仍需持续监督。

土地配置模式多样

土地配置领域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模式。城镇内低效土地得到重新启用,涉及老旧工厂区、村集体闲置土地的盘活和空置厂房的转型等多个方面。低效闲置土地的再开发步伐加快,以满足园区用地需求。对于利用现有土地进行建设,每亩可获得5万元奖励;而对于激活城镇低效土地,每亩奖励提升至10万元。胜利二手农机产业园已获得138.98亩土地供应,旨在成为最大的二手农机集散地。这些多元化的土地配置模式是郯城县小微产业园发展的关键支撑。然而,如何确保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才服务保障发展

为维持园区不断进步,人才服务措施持续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密切沟通,针对入园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推动产学研结合,给予必要支持。依托产业发展,已储备50名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候选人,培育了30名省级人才,并实施了相关人才政策,构建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服务为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然而,如何让这些人才在郯城县产业园内真正扎根,可能成为后续工作的重点。郯城县在小微产业园领域采取多方面措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欢迎读者点赞分享,并期待在评论区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