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安永发布了《2024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与展望》。报告指出,A股IPO活动明显减速,这一现象备受瞩目。这一变化对企业融资策略、发展轨迹以及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年A股IPO整体情况

2024年,A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状况与先前年份存在显著差异。安永预测,全年将有约百家企业进行IPO,预计融资总额将达约700亿元人民币。至11月底,已有95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累计融资额为61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均大幅下降,降幅分别达到70%和83%。这一现象揭示了资本市场资金流动及企业上市策略出现的新动向。此变化可能由市场环境变动、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IPO数量及融资规模在不同板块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创业板为例,其IPO数量高达37家,位居首位。各板块的IPO情况体现了板块的定位和市场对各类行业及规模企业的接纳程度,这些因素对企业进行资本配置时至关重要。

不同证券板块数据对比

IPO数量上,各板块表现不一。创业板以37家企业领跑,其次是北交所的21家,上交所主板有16家,科创板15家,深交所主板则仅有6家。在IPO融资额上,创业板以220亿元高居榜首,上交所主板紧随其后,融资额达163亿元,科创板为152亿元,北交所为44亿元,深交所主板为39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各板块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差异,企业在选择上市板块时,这些数据是关键考量因素。

2024年,科创板在IPO数量减少率上降幅显著,高达78%。同时,其融资额同比降幅亦达到89%。这些数据反映出科创板在当年遭遇了较大的挑战,并预示着该板块企业融资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IPO筹资额avg降至6.51亿原因

2024年,受限于大型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缺席以及新股发行市盈率的下滑,IPO的平均筹资额下降至6.51亿元。这一数值的变化,是市场状况的重要反映。大型IPO的缺失表明,市场中超大规模融资项目数量减少,这或许源于企业的战略调整,亦或是市场对其吸引力减弱。

市盈率降低暗示市场趋于谨慎,亦或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前景持保守看法。这种现象导致超过八成的首次公开募股融资额未达10亿元,且无任何融资额超过50亿元的首次公开募股项目。

按地区IPO的情况

从地域分布来看,IPO情况呈现出独特现象。2024年,广东省在IPO企业数量上位居全国首位,共有17家企业成功上市。此外,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及安徽五地,在2024年的IPO总数中占据了A股市场的65%。这一数据凸显了这些地区在企业成长及资本市场布局上的显著优势。

2024年A股IPO市场大降温:融资额暴跌83%,创业板成唯一亮点  第1张

在IPO融资总额排行中,广东省以115.56亿元的成绩位列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和江苏,两者均超过90亿元,上海市的融资额也超过了80亿元,而四川省的融资额为35.62亿元。这五个地区的2024年IPO融资总额占据了总融资额的68%,这一数据揭示了各地区在资本吸收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和不均衡现象。

2024年与2025年对比展望

安永预计,2025年A股首次公开募股活动将保持稳定态势,发行速度有望得到优化,并逐步走向常规化。这一预测为众多企业和投资者注入了信心。同年,A股市场“1+N”政策体系将更加明确,有助于规范市场运作,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优的融资与保护环境。

2024年的数据呈现了一种减缓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减缓可能预示着2025年的调整与变革,将促使市场参与者对首次公开募股(IPO)持有更为理性的态度。

对市场相关参与方的影响

2024年,企业IPO进程有所减缓,导致部分企业可能需调整其发展战略或选择更佳的上市时机。对于有IPO计划的企业,它们可能会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准备状况。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市场动态的变化要求他们调整投资方向和预期收益。

监管部门需考虑如何深化政策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的全面均衡发展,并提升市场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一个活力充沛且稳健的资本市场对各方至关重要,2024年的数据与2025年的预测均将作为市场调整与完善的参考依据。

在此,提出一个疑问:关于2025年A股首次公开募股市场的回归稳定,您抱有何种期望?诚挚邀请您参与评论、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