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严寒逐渐蔓延至各地。众多组织和团体积极发起温暖冬日活动。在延吉新村社区,发生的一则事件犹如寒冬中的一抹温暖,备受瞩目。
活动背景与初始活动
延吉新村社区的第四睦邻中心计划在冬季为老年人带来温暖。为此,“童爱美好延吉”亲子家庭志愿者团队应运而生。活动初期,该团队与内江路第二小学合作,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二手市集,活动主题为“书旧情深,衣旧换心,让爱传递”。活动鼓励居民将闲置书籍和衣物带来出售,获得了众多亲子家庭的积极响应。数据显示,仅半个月时间,团队便收集了近300斤的书籍和衣物,显示出参与者的高热情。通过这些物品的销售,共筹集了约600元资金,成功解决了购买毛线的资金难题。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社区资源整合与再利用的创新理念,还为未来关爱老人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之外,技术支持亦不可或缺。延吉新村街道第四睦邻中心的“80后”编织班奶奶们,主动承担起技术指导的重任。她们热心地为亲子家庭志愿者团队传授编织毛线帽的技艺。技术得到保障,编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然而,编织还需适当的工具。街道妇联及时介入,为志愿者团队购置了“编织神器”。这些举措体现了活动中各组织间的紧密合作。亲子家庭参与者们积极性高,利用闲暇时间轮流到睦邻中心参与编织,每个人都以满腔热情投身于这一充满爱意的活动。
毛线帽制作成果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50顶毛线帽得以问世。这些帽子非同寻常,被称作“温暖牌”,色彩搭配十分前卫。每顶帽子都显得光彩夺目,时尚感十足,穿戴后无疑会更加温暖舒适。这50顶帽子汇聚了众多人的心血,从筹集资金购买毛线,到学习编织技艺,直至一针一线的完成,这其中融入了亲子家庭的爱心,编织班老人们的耐心指导,以及街道妇联的细致关怀。这一群人共同为老年人编织温暖的举动,不仅提供了物质上的慰藉,更传递了深厚的情感。
送帽上门老人反应
近期,亲子志愿者代表向社区老人赠送了亲手制作的帽子。老人们接收到帽子后,情绪反应温馨感人。许奶奶在孩子们递帽子的那一刻笑容满面,她由衷地赞叹:“这些孩子真了不起,年纪轻轻就能织出这么好的帽子,既柔软又温暖,让人心情愉悦。”许奶奶的话语流露出她对孩子们关爱的感激。刘爷爷也表示:“这帽子来得正是时候,随着天气转冷,我每周都得外出就医,有了你们的帽子,心里倍感温暖。”这一幕表明,在寒冷的冬季,帽子不仅为老人提供了实际的帮助,更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和温暖。
志愿者团队成立缘由
王淑皎,延吉新村街道社区第四睦邻中心的负责人,透露自2023年7月起,该中心启动了名为“绿色咖渣‘啡’童凡响”的项目。该活动吸引了周边亲子家庭的参与。众多家庭热衷于公益事业,期望通过实践教育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当前社区治理中,中青年志愿者人数不足,这些家庭希望填补这一空缺。为此,中心着手组建并培养“‘童’爱美好延吉”亲子家庭志愿者队伍,并邀请热衷于延吉社区的亲子家庭加入。目前,该队伍已拥有200组家庭,规模颇为可观。
志愿者团队发挥的作用
自该亲子家庭志愿者团队组建以来,在延吉新村街道展现了广泛而积极的贡献。他们积极倡导节能环保,身体力行实践低碳生活理念,如在二手市集活动中推动物品交换,减少资源浪费。在倡导节俭爱粮方面,他们建议适量点餐,以减少粮食浪费。此外,团队还通过温馨的行动,如为老人编织毛线帽,展现了对老人的关爱。家庭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社区文明风尚,吸引了更多人关注敬老、环保节约等社会正能量,成为构建美好社区的新兴力量。
延吉新村社区的感人故事引人关注,许多人或许期盼更多类似的活动在身边上演。我们期待您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与转发,同时,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所经历的温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