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网株洲供电公司成功举行了一场针对千户用户的低压分布式光伏调控演练。该活动具有重大价值,不仅对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优化新能源应用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演练人员与规模

11月29日,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举办了一场大规模演练。该活动涉及167名台区经理、52名应急人员,并调用了20辆应急车辆。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配置,凸显了公司对此次演练的高度重视。参与人员各尽其责,致力于提高对光伏用户的服务质量。此次演练是对公司内部协调与执行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众多人员的参与涉及多领域的协作与调度。此举亦展现了供电公司在应对分布式光伏发展方面的积极态度。

6539户光伏用户实战演练:株洲供电公司如何保障电网安全?  第1张

大规模演练的实施过程中,供电企业可能会遭遇何种挑战?这一问题值得细致分析。同时,我们也期待读者能就此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与演练的用户数量

本次演练覆盖用户数达6539户,其中包括柔控用户622户和刚控用户5917户。这一数据表明演练覆盖面较广。供电公司在分布式光伏调控上展现了全面的规划意识。每个柔控和刚控用户对调控系统至关重要。在众多用户参与的前提下,确保调控的准确与时效性成为供电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

用户数量的增多,导致实际操作中需考虑的变数增加,这对于提高供电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演练依托的系统与环节

本次演练基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光伏运行监控模块。活动范围包括档案审查、用户通知、调控方案制定、调控前短信发送、调控指令发布、调控情况监测、发电能力恢复及应急故障排除等多个步骤。这种全方位的演练设计旨在全面评估供电公司对分布式光伏用户的服务质量。经过这些环节的严格测试,供电公司能更细致地识别各阶段潜在问题,并持续优化改进。在新系统支持下,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顺畅程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操作各环节的协同是否存在较大挑战?此问题亦期待众多读者深入思考并交流心得。

光伏调控目标与技术架构

本次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旨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针对全网消纳难题,制定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演练中,不仅实现了光伏电站的刚性并网和离网控制,还运用了“新型采集终端+规约转换器+光伏逆变器”的技术组合,以实现光伏的柔性调控,实现分布式光伏出力的实时灵活控制。这种结合了刚性和柔性的调控手段,是适应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性的关键措施。该技术架构的实施依赖于强大的技术支持与维护,对供电公司而言,这亦是一次技术升级的推动。

大规模推广此技术架构时,是否会遭遇新的挑战?这一问题亟待众人共同深入讨论。

株洲光伏用户增长现状

株洲市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数量急剧上升,截至2024年10月31日,用户数已达23125户,低压光伏装机总量达到771.503兆瓦。这一增速迅速,对电网带来了短期内的压力与挑战。然而,面对这一发展态势,供电企业采取了积极措施,通过光伏运行监控和分布式光伏集群调控等手段,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用户用电安全。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装机规模,对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

在当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供电企业面临着一个紧迫的任务,即如何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与维护电网稳定之间取得更优的平衡。

演练的成果与未来展望

本次县级低压分布式光伏集群调控演练顺利完成,为光伏集群的优化管理及能源效率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座。供电部门承诺,将增强对分布式光伏用户的服务质量,确保低压光伏的全面监测、调节与控制,推进光伏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从而促进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这一发展前景对供电公司至关重要,同时,对株洲地区新能源发展和环保事业亦产生深远影响。

广大读者对于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在推动新能源领域发展方面的未来态势持何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