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实施的多项措施在执法与服务的平衡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措施凭借其创新思维和执行策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成效对于当地企业的存续与成长极为关键,并且为改善营商环境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事前预警式服务多管齐下
2023年,柳州市市场监管局颁布了《企业行政合规指南》。此指南着重于源头管理,旨在推进合规工作提前进行。指南全面阐述了企业合规运作的关键风险领域,为建立市场监管合规体系奠定了基础。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行业行政约谈、发布警示通知等手段,强调了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尤其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日和“5·20”计量日等关键时间点,广泛开展了法律宣传、科普推广和文艺表演等多样化的普法活动,以普及市场监管相关法律知识。
自2024年初起,他们开展了“案例教学”的实践活动。至今,已对外公布20个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而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紧密联系民众生活,显著增强了法律知识的普及。他们通过企业主体的问题响应与处理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服务。今年上半年,他们已为50家企业提供辅导,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创新能力的增长。
事中包容性执法彰显温度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执法过程中遵循“包容性”原则,不断改进执法手段,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该局坚持合理的处罚标准、公正无私的态度和全面的评估体系。至2023年底,该局编制了《柳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指导手册》,全面推广了“包容审慎柔性”的监管理念。同时,发布了《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不采取强制措施、不实施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等四项措施,涉及168项具体内容。自2024年起,累计处理了1305起不处罚、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的案件。此外,还尝试实施“执法观察期”制度,为企业整改预留时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例如,某食品企业在抽检发现问题后,获得观察期进行整改,避免了立即处罚。
事后帮扶式回访确保负责
自2024年,我国实施了事后回访制度,此制度主要关注跟踪与辅导,力求既不处罚也不免除责任。该制度要求发放《行政执法监督回访表》,将回访纳入执法流程的必要环节,并倡导行政相对人参与执法质量的监督和评价。截至目前,已执行超1000次回访。通过实地考察或电话交流,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因经济或市场波动暂时无法全额支付罚款的经营单位,依法提供分期或延期支付罚款的便利。例如,已有30家企业因该政策成功渡过难关。同时,对重点收费主体和行业进行违规收费的检查。自2024年起,已协助216户经营单位追回非法和不合理收费共计133.74万元。此外,加强了对失信单位的信用支持,截至2024年,累计协助16972次经营单位改善信用状况,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企业创造积极环境
这些举措显著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执法环境方面,众多小型及微型企业体会到了更为宽松的气氛。这种变化得益于事前的预警系统、事中的宽容态度以及事后的扶持政策。一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透露,在获得法律辅导后,成功规避了多项潜在的法律风险。另外,在遭遇轻微违规时,宽容的执法态度给予了他们及时改正的空间。
该体系助力大型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能,同时,借助更优的信用评估等优惠政策,企业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扩大。以某制造业公司为例,在信用状况改善之后,该公司成功赢得了重要的新客户订单。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宏观经济领域业绩斐然。最新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柳州市新增企业注册量增长15%,累计超过2000家。企业信心指数较2023年大幅上升。这些成果得益于优越的营商环境。若该局执法与服务融合的模式得以全国推广,有望为其他地区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增长树立典范。
地方特色产业,如螺蛳粉产业,同样获得了显著利益。其复苏带来了积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相关企业的成长与扩张变得更加顺利。这进一步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提升。
未来的展望与挑战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实施的政策可能遭遇若干挑战。首先,经济增长可能导致新型商业模式频繁涌现,这或许迫使现有的合规指导和执法标准作出适当调整。其次,如何在执行包容性执法的同时避免执法不力,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正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正研究对现有执法及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发表各自见解。同时,我们也衷心邀请大家为本文点赞及转发,以便更多人了解柳州市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