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桥下竟藏 5 艘龙舟?岳阳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制搬离  第1张

近期,岳阳市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新闻事件。部分村民未经允许,擅自将高速公路桥下区域用作龙舟停放场所。面对此情况,执法部门依法进行了强制干预,将龙舟进行了移除。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村民为求便利而违规停放龙舟的事实,同时也彰显了执法部门维护高速公路安全的坚定决心。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情况,仍有待深入探讨。

村民长期侵占高速桥下空间

岳阳市湘阴县鹤龙湖镇的仁和新村与华西新村部分居民的行为,已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他们为了方便,长期擅自占据了平洞高速南阳湘江特大桥桥下的公共区域。该桥下空间并非放置杂物的场所,但村民却在此处堆放了五艘龙舟,每艘龙舟长度达25米。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桥下空间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高速公路下方的空间必须保持畅通,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若此类侵占现象普遍存在,其后果将难以预测。

长期以来,此类行为未受到足够关注。村民们并未深刻理解其行为的严重性,他们未能认识到高速桥下空间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整体安全,以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且缺乏有效的纠正措施。

执法部门先宣传后通知

岳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速公路执法大队二中队的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问题。他们积极履行职责,首先向村民讲解了高速公路的法律法规,希望村民能认识到错误并自行清理桥下的龙舟。遗憾的是,村民对此未予重视,对执法人员的劝诫置若罔闻。接着,执法人员向村民发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通知书,明确要求村民将龙舟移走。这一系列行动表明,执法部门在处理此事时并非直接采取强硬手段,而是先通过宣传和通知,努力引导村民自行改正。

尽管村民尚未根据通知采取行动,执法部门已经意识到仅依靠通知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他们必须实施更为全面的策略,以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环境的持续维护。

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

执法部门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实施了“路地三方共治”的治理模式。岳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速公路执法大队二中队立刻与平益高速公司湘阴路产养护大队、湘阴县鹤龙湖镇政府及当地村组建立了沟通渠道。跨部门协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此模式中,各机构各司其职,村组在村民关系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在资源协调方面同样发挥着显著作用,养护大队对高速公路状况也具备深入的了解。通过这些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该机制旨在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地方政府和村民群体对此次合作表现出强烈支持。虽然起初部分村民对龙舟迁移持消极态度,但通过政府部门的协调、执法单位的劝导和恰当的处理方法,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理解和接受了这一决策。

11月14日联合整治行动

11月14日,上午9时,联合执法行动正式展开。该行动动用了众多人员和物资,包括40余位执法人员及8辆执法车辆,充分体现了对此事件的高度关注。执法队伍的目标是专门整治村民非法占用高速桥下空间堆放龙舟的行为。在整治过程中,执法队不仅将龙舟搬离现场,还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他们现场向观众发放了超过100份的高速公路法规宣传资料,旨在提升公众对相关法规的认知,以防止类似侵占事件再次发生。

这一过程充满挑战,经过超过四小时的持续努力,最终成功将五艘龙舟完全移出。这一成果显示,尽管整治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终达成了既定目标。原本被非法占用的高速桥下空间得以恢复原状,龙舟的移除标志着整治行动的全面完成。

其他执法成果展示

自今年9月份以来,岳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速公路执法大队二中队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一系列挑战,他们积极行动,成果丰硕。他们与高速路产等部门紧密合作,有效清除了60余处障碍;在打击违法建筑方面,已成功拆除3处,总面积接近300平方米;同时,对70余处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的堆积物进行了彻底清理。此外,自年初至今,该支队已与辖区高速公路沿线乡镇、村组共同签署了281份路地共治三方协议。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执法大队在确保高速公路安全方面所付出的持续努力,他们在多个领域不断进行整治与管理。无论是桥下空间的整治,还是违法建筑的拆除,均已成为他们职责范畴内的日常工作。

后续工作展望

岳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已公布后续工作部署。该支队计划在后续阶段继续发挥“路地三方共治”机制的优势。他们深刻意识到多部门协作的重要性,并计划加强与高速路产、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联勤联动,以持续提升对辖区高速公路桥下空间的整治成效。这一举措旨在为公众营造一个安全、畅通、舒适、美观、优质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面向未来,期待村民能够自觉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因贪图一时方便而进行侵占高速桥下空间等违规行为。执法部门也将持续发力,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与畅通。

针对此类事件,您是否认同村民与执法部门的做法均符合规范?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赞、分享,并积极参与讨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