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章鱼小丸子和铁板鱿鱼在夜市中颇受欢迎,其诱人的美味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在青岛,尽管海边居民们食用多年,却依然难以清晰地区分章鱼和鱿鱼。这一看似平常的现象,实际上背后隐藏着令人震惊的消费欺诈行为。
章鱼与鱿鱼的区别
章鱼和鱿鱼同属头足类动物。章鱼以其圆润的头部和八条长臂为显著标志,多数种类并不具备肉鳍。而鱿鱼则拥有细长的体型,头部形状类似枪尖,十条臂中,两条较长,八条较短,且在体侧末端分布有肉鳍。两者经过烹饪后都十分可口。不过,在捕捞成本上,章鱼的足部价格明显比鱿鱼足部高。
在选购过程中,众多消费者因难以辨别章鱼与鱿鱼,不法商家趁机浑水摸鱼。以上海为例,此类事件频发,许多消费者误将鱿鱼足当作章鱼足购买,而实际收到的却是鱿鱼足。
网购调查情况
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近期展开了一项关于“网购章鱼足”的专项调查。该调查涵盖了淘宝、美团、京东、拼多多、饿了么、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八大主流电商平台上的35家网店。调查发现,在35个样本中,仅有9个样本被确认为真正的章鱼足,而剩余的26个样本均为大鱿鱼足。这一结果表明,假货比例超过了70%,这一情况令人深感震惊。
购买页面所标注的鱿鱼足被误称为大章鱼足,此错误标识严重误导了消费者。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章鱼足的价格购买了鱿鱼足,结果导致了经济损失。
商家的不实宣传
该产品存在瑕疵,同时,六家店铺在宣传与商品标注方面存在显著不符。以某电商平台上的食品店为例,其商品页面明确标明为“独立包装脆口章鱼足”,但实际收到的产品外包装却标明为“鱿鱼须”。这种做法性质极为恶劣。
调查员向客服指出,收到的货物实为鱿鱼足。然而,部分客服却坚称“章鱼足等同于鱿鱼须”。商家为了利益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揭示了产品质量监管的重大缺陷,令人深感震惊。
平台的应对措施
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相关事件作出回应,向八家相关平台发布了约谈通知。至目前,已有七家平台主动与委员会取得联系,并正积极处理相关事务。这些平台已对涉事商家采取了下架措施,同时承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强商家指导和产品质量监管。
在当前电商行业,平台在商家管理方面仍有不少改进余地。尽管整改措施已经实施,但先前消费者权益所受的损害,又如何能获得有效的赔偿?
简单鉴别方法
章鱼与鱿鱼在外观上极为相似,初次观察时往往难以区分。但通过一些简便的鉴别方法,两者是可以被区分开的。章鱼与鱿鱼的腕足吸盘通常呈两列排列。章鱼的吸盘排列紧密,直接附着于腕足,表面光滑,煮熟后会出现显著的蜷曲现象。
鱿鱼吸盘分布不均,与腕足通过细短柄连接。吸盘表面覆有角质环,其上密布细小齿状突起。从底部到尖端,吸盘大小基本一致。吸盘外侧可见清晰皮质棱,内侧则分布有肉质刺。烹饪后,吸盘不易卷曲。这些特点便于消费者在购买时进行识别。
收货后的注意事项
购买相关产品并接收货物后,务必立即拆箱检验,切勿因贪图便利而忽略这一步骤。同时,必须妥善保存原始购物凭证和物流追踪记录。不幸遭遇欺诈时,这些资料将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在购买时是否认真核实了产品是否为真正的章鱼足?此外,恳请大家转发此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以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