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餐饮消费中,章鱼小丸子、铁板鱿鱼等美食颇受欢迎。然而,令人愤慨的是,有人竟对章鱼足鱿鱼足实施欺诈行为,这种做法令人极度反感。

章鱼鱿鱼难区分

章鱼足与鱿鱼足在上海市民中颇受欢迎,烹饪后风味尤为出众。尽管章鱼与鱿鱼同属头足类动物,其外观却极其相似,导致许多市民长期食用仍难以辨别。章鱼头部圆润,八条腕足;鱿鱼头部细长,形似枪尖,十条腕足中,两条较长,八条较短。这种相似性为不良商家提供了混淆的机会。此外,两者腕足吸盘的分布和特征也存在差异。章鱼的吸盘排列紧密,表面光滑,煮熟后明显蜷曲;而鱿鱼的吸盘分布稀疏,带有角质环和小齿,煮熟后不会蜷曲。

章鱼足和鱿鱼足竟如此相似,你真的能分清吗?  第1张

消费者在识别商品时,由于这种相似性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迅速识别。基于这一情况,一些不良商家便利用这一机会,以次品冒充正品,从而误导了消费者。

网购调查结果惊人

近期,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对“网购章鱼足”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涉及8家电商平台的35家网店。调查结果显示,35个购买样本中,只有9个样本是真正的章鱼足,其余26个样本均为大鱿鱼足。这一数据表明,超过七成的章鱼足产品为假冒伪劣。这些错误标注为章鱼足的鱿鱼足,在商品页面中被有意夸大,严重误导了消费者。

标识严重不符情况

商品以次充好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商品标签信息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亦不容忽视。最新报道显示,已有6家店铺在商品宣传与实际标签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一家食品店为例,其官方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声称销售的是“独立包装脆口章鱼足”,然而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外包装上却明确标明为“鱿鱼须”。此行为涉嫌故意误导消费者,将“鱿鱼须”错误标注为“章鱼足”进行销售。

章鱼足和鱿鱼足竟如此相似,你真的能分清吗?  第2张

客服虚假回应问题

消费者在发现商品与描述不符并向客服反映时,部分客服的回应令人难以置信。例如,调查员指出收到的商品实际上是鱿鱼足而非章鱼足,但某些客服却坚持认为“章鱼足等同于鱿鱼须”。这种行为不仅公开传播虚假信息,还公然否认事实,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保委积极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迅速对相关问题作出反应,已向八家网络平台发布约谈通知。截至目前,已有七家平台主动与消保委取得联系。这些平台已对存在问题的商家采取了商品下架和整改措施。同时,各平台均承诺将全面加强商家指导和产品质量监管。这些举措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提醒不可少

章鱼足和鱿鱼足竟如此相似,你真的能分清吗?  第3张

“双11”购物盛宴已经落下帷幕,但众多消费者的快递包裹仍在途中。商品到达后,消费者应立即拆包查验。尤其是对那些难以辨别真伪的商品,例如章鱼足等,需格外留心。同时,务必妥善保管好购买凭证和物流信息。若个人权益遭受侵害,这些资料将作为维权的关键证据。在此,我们对读者提问:在购物过程中,您是否遭遇过以假乱真的情况?我们诚挚邀请读者点赞并分享此文,以提醒更多人关注自身权益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