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5 条常规线路及 条招手停线路试行响应式停靠服务,下车按铃更方便  第1张

近期,西安公交乘客迎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过去,乘客需耐心等待司机到站才可下车,而现在,乘客只需轻按铃铛,即可提醒司机停车。此举无疑为公交出行增添了自主性与便利性,迅速引发了市民的热议与关注。

西安 5 条常规线路及 条招手停线路试行响应式停靠服务,下车按铃更方便  第2张

响应式停靠的线路范围

西安公交集团宣布,已在港务环线1、2号线及306路、333路、335路等五条常规线路,以及S1路、S11路、S16路、S22路、125路等五条招手停线路实施“响应式停靠”服务试点。选择这些线路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客流量、运行特性等多重因素的细致考量。这些线路的广泛覆盖,为众多市民提供了体验新型公交服务模式的机会。市民普遍认为,这将为沿线居民带来出行体验的实质性提升。一些市民表示,过去对其他城市拥有此类服务感到羡慕,如今西安也开始实施,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交通部门将依据这些线路的试行效果及反馈信息,进而判断是否拓宽该模式的推广范围。毕竟,这或许标志着西安公交系统变革的关键节点,因此,挑选适宜的试验线路显得尤为关键。

车上的提示设置

乘坐这些试运营的公交线路的公交车时,乘客将注意到多处显著的指引信息。11月14日,记者在306路公交车上亲身体验了这种周到的服务提示。公交车内配备了语音提示系统,临近站点时,系统会播报:“本线路实行‘响应式停靠’,若需下车,请提前至车辆后门处按铃示意。”除了语音提示,车厢内各处均贴有关于“响应式停靠”服务的详细介绍,同时,在乘客上下车门扶手附近,还设有“请勿按铃,若不下车”的提示。此类提示遍布车厢各角落,便于乘客一目了然地了解新规定。这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全面提示,确保了即便是首次乘坐该线路的乘客也能迅速掌握如何使用这一新功能。此举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的疑问,提升服务满意度。

此系统的提示配置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交整体运行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因乘客对规则不熟悉所引发的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在公交公司设计这些提示时,亦投入了大量的心思。

乘客使用实例

孙女士居住在临潼区斜口镇,为了通勤,她几乎每天都会乘坐306路公交车。她是最先发现该线路新增“响应式停靠”服务的乘客之一。在车辆即将抵达纺织城枢纽站时,孙女士依照提示按下了下车铃,随即车厢内传来了乘客即将下车的提示音。同样,住在航天基地航天城天谐苑小区的陆女士,每天乘坐S11路社区巴士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间。此前,S11路实行的是“站站停”模式,即使没有乘客上下车,司机也必须每站停车。自从“响应式停靠”服务启动以来,陆女士从家到公司的行程时间显著缩短。这些真实案例充分说明了“响应式停靠”服务为乘客带来的切实便利。

这两位女士仅是众多享受公交便利的乘客中的一员,实际上,众多市民在亲身使用公交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其轻便快捷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注重出行效率的乘客,这项新服务无疑是对他们需求的精准满足。

驾驶员如何获取下车信号

驾驶员在服务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一旦乘客按下铃铛,系统不仅会发出声音提示,驾驶室的仪表盘上还会相应地亮起指示灯。306路车的驾驶员赵青峰分享了他的工作感受。这一设计旨在防止驾驶员因专注于路况等因素而忽视乘客的下车请求。这种双重的提醒机制,有助于驾驶员更全面、更直观地捕捉到乘客的下车信号,从而更有效地调整车辆的进站停靠操作。

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确保驾驶者专注驾驶,同时不忘关注乘客需求。此举能有效预防服务纠纷,增进驾驶员与乘客间的协作和谐。

对公交周转效率的提升

从实际运营层面分析,"响应式停靠"服务对公交车辆的周转效率产生了正面效应。西安公交集团第八分公司三车队副队长张辉指出,以S11路社区巴士为例,以往频繁的无故停车和启动消耗了大量时间。如今,车辆能够灵活地停靠站台,这显著缩短了车辆进出站的时间,进而提升了公交车的周转效率。对于资源紧张且线路繁忙的公交线路而言,这一改变带来了显著的改进。此外,这种效率的提升也与公交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相契合。

提升周转效率不仅有助于节约燃料等资源,而且能对公交线路的整体运力布局进行优化。这有助于公交车更好地服务市民,即使在有限的车辆和设备条件下,也能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益。

公交集团的试运行计划和后续调整

西安公交集团正处于“响应式停靠”试运行阶段,对此阶段给予了高度重视。市民对于这一新服务表现出浓厚兴趣。为提升服务质量,公交公司已在车内开展宣传,并积极征求乘客意见,以持续优化服务。西安公交营运生产部副部长董龙辉指出,通过数据分析,306路线路较长,低客流站点占比高,实施该服务后,平均每趟车可减少10次停靠,运行时间缩短5分钟,平均速度提升10%。

公交集团将密切跟踪试运行线路的运营状况和乘客意见,主动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并持续优化调整。通过分析试运行期间收集到的数据,评估服务是否适合全面推广,并确定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领域。

西安公交系统持续进步,发展历程涵盖了大站快线、公交地铁无缝接驳,直至如今的“响应式停靠”模式,始终以迎合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为核心。对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问:您认为“响应式停靠”服务是否应推广至更多公交线路?欢迎您踊跃留言,并转发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