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泼水女童事件”再度成为公众焦点。据大河报《看见》记者11月12日的报道,女童的父亲丘先生透露,女儿已返回学校上课,但11日在书包夹层中发现了一封恐吓信,信中写道“让你们全家不好过”。这一事件背后牵涉诸多复杂因素。
事件回顾
10月15日,一连串事件发生了重大转折。丘先生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将女儿的维权视频发布至班级群,并对学校提出了质问。随后,他联络了政府工作人员并报了警。女儿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全家人在派出所陪同她做笔录,直至凌晨12点过后。警方推测,恐吓信可能早已被放入了女儿的书包中。但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波折。
丘先生对于“恶作剧”的说法表示不认同,他坚持认为应以公安局的认定为准。此前,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曾表示将对“恶作剧”的说法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果并未及时公布。
处理结果公布
11月7日,上午时分,丘先生接到了来自乳源瑶族自治县相关部门的电话。电话中透露,女童被泼开水的事件已有了处理结果。此次事件中,共有6人受到了处理,其中包括教育局的两位领导、学校的三名校长以及一名后勤工作人员。到了12日,丘先生收到了通知,要求他前往乳源县纪委了解当前的处理情况。然而,在通报过程中,他被告知不得进行录音或拍照录像。
丘先生的遭遇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丘先生不得不采取多种无奈措施。特别是在12日凌晨12点左右,当他在派出所接受笔录时,民警因他在班级群中发布了质疑视频,而强制要求他进行道歉。面对这一不合理的要求,丘先生被迫接受。在整个过程中,他显得异常被动,不得不无奈地接受这些不合理的安排。
女童受伤后,学校未能及时将其送往医院,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一事实暴露了学校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疏忽。女童的伤势可能因此加重,丘先生对此感到极度不满。
各方说辞
乳城镇中心小学(乳源八一小学)校长刘新会指出,教师误将40℃的水误认为是导致不适的原因,并未充分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冯春润亦称涉事男生此举为突发性的恶作剧。然而,这些说法与丘先生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双方意见严重不合。
县纪委作为负责处理的部门,在大河报《看见》记者于12日下午进行联系时,工作人员表示处理结果不宜对外公开。记者尝试联系乳源县的主要领导,以了解“恐吓信”的处理进展以及已立案的6人情况,但同样未获得任何回应。
女童现状
11月,该女童在接受了初步治疗后,状况有所改善,已返回学校继续学业。这一情况至少为这起事件带来了一丝安慰。此前,乳源县的主要领导曾向女童的父亲作出承诺,表示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然而,如今却出现了恐吓信的情况。
尽管女童的身体状况已有好转,然而,先前遭受的严重心理创伤导致她频繁遭受噩梦的困扰,她的精神状态依然极其脆弱。近期收到的恐吓信,再次对她的心灵造成了重创。
事件的疑问与公众的期待
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疑问,恐吓信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县纪委的处理结果为何至今未对外公布?乳源县的主要领导为何对记者的提问保持沉默?这些问题不仅让丘先生一家深感困扰,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疑惑。有关部门亟需提供合理的解释,并公正透明地处理这一事件。读者们,您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