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借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简称“四普”)之机,举办了多项活动以促进文物保护。在这些活动中,针对青少年的研学项目尤为突出。这些活动不仅引起了公众对文物普查的关注,还促进了文物保护成果的转化和共享,对文物保护和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研学品牌已具基础
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2022年推出了“苕霅探源”湖州文保研学营品牌。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二期活动,运作模式日益完善。这两期活动吸引了稳定的参与群体,社会反响日益显著。这些成果为后续“跟着‘四普’去研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社会对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此类研学品牌的发展亦助力了湖州市文物普查工作的推进和相关文化的广泛传播。
新模式受家长好评
本次“跟随‘四普’研学之旅”活动成功招募了22名10至18岁的青少年营员。活动以特色课程模式展开,强调学习与体验的并重,以及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该模式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教育领域,家长们日益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教育。这种将文物知识学习与非遗体验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文化修养,满足了家长对多元化教育的期望。
多元研学内容
该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全面融入“四普”工作推进的现场体验。活动内业部分包括不可移动文物知识的普及、普查方法的详细讲解以及记录演示等;而外业部分则涉及田野文物“四至”范围的实地测绘等实践操作。此外,活动还特别安排了参观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让营员们亲身体验泥塑工艺,并深入理解陶瓷烧制等技术的原理。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内容,研学活动为营员们提供了充实的学习体验。内容丰富的研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堪称一种极具价值的教育途径。
丰富文物资源涵盖
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普查队员全程负责“跟着‘四普’去研学”活动的带队工作。活动精选了诸如湖州子城城墙遗址在内的多种类型文物资源。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使青少年能够直观地接触并深入理解本地文物的多样性和历史价值,从多个角度体验湖州市的文化内涵。此举对于提升湖州市的文化形象,以及增强青少年对本地的文化认同感,具有显著的意义。
体现普查工作缩影
在研学活动中,普查工作同步进行。通过“跟随‘四普’研学”活动,我们可以目睹湖州市普查队员的辛勤付出。他们不懈努力,积极推进“四普”工作的进展。以南太湖新区为例,该区121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内业工作已全部完成,65处外业工作也已圆满结束,完成率超过50%。此外,他们还记录了10处新发现的文物。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普查队员一线工作的成效,也为文物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物保护传承意义
湖州市举办的“跟随‘四普’进行研学”活动及其他相关举措,对于促进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以及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市域层面的进展,具有显著的重要性。湖州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使文物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并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对文物保护的积极氛围。此举不仅体现了对湖州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对于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的积极回应。
读者们,关于此类研学活动的推广,您有何见解?期待您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