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合山水闸于今年9月完成了省水利厅委托的西江流域管理局进行的标准化管理评价。不久前,该水闸正式被认定为广东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省二级达标。这一成就显著提升了江门市水利建设水平,为其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记。

合山水闸基本情况

江门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合山水闸,如何实现标准化管理?  第1张

合山水闸属于大型水闸,是江门市关键的水利枢纽工程,自197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该工程覆盖范围广泛,负责调度开平市百合、蚬冈以及恩平市沙湖、君堂四个镇超过10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此外,它对降低下游城乡的洪涝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合山水闸由东闸、西闸和船闸三部分构成,其中东闸拥有3孔,总净宽达46.8米;西闸则设有4孔,总净宽为65米;船闸长度为73.1米,净宽为11.5米。

江门市多地倚重水利功能,此乃农业灌溉和水资源合理分配的关键因素,亦为防洪减灾的关键工程。若缺乏对合山水闸的合理调控,下游城乡及广阔农田将面临加剧的洪涝威胁,农田灌溉亦将遭受影响。

江门市水利局主动出击

江门市水利局自本年度起,将合山水闸的省级标准化管理申报作为核心工作。在此过程中,该局积极行动,大力推进各项关键任务。首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为保障工作按序进行,水利局定期举办专题会议,对工作进度进行跟踪和调度。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和瓶颈,水利局全力以赴进行研究和解决。若非水利局的这种务实态度,合山水闸通过省级二级标准化管理评价的难度将显著提升。水利局的积极举措,为其顺利通过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门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合山水闸,如何实现标准化管理?  第2张

提升工程面貌工作

江门市水利局在改善工程面貌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针对合山水闸,他们不仅对东、西闸室进行了维修,还对闸门及启闭设备进行了维护和涂装。此外,修复主要建筑物的裂缝也是他们工作的重点。这些措施使得合山水闸的工程面貌焕然一新,显著提高了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若忽视建筑物裂缝等问题的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对水闸的整体运行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在安全管理领域,水利局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严格推进工程管理与保护区域界定公告的执行。工程周边已设立明确的管理界桩,防汛组织体系正逐步完善。定期举行防汛演练和检查,确保防汛物资配备基本完备。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合山水闸在应对防汛等紧急情况时的保障能力。若防汛组织体系不健全,物资短缺或界桩未设置,紧急防汛时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

规范运行管护动作

合山水闸在规范运行与管理上实施了多项合理策略。工程定期接受巡查与安全检测。编制了闸门及启闭机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水闸操作手册。同时,制定了汛期调度与运用方案。这些措施确保了水闸日常运行的标准化和汛期应对的科学性。若缺失这些规范措施,操作过程中失误在所难免。

严格落实管理保障

江门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合山水闸,如何实现标准化管理?  第3张

在管理保障层面,制定了标准化工作手册和一系列管理规章,同时确保相关制度内容上墙公开。此举使得管理工作得以实现标准化和透明化。

江门市合山水闸在此次省级二级标准化管理评价中成功达标,标志着其管理水平实现了显著飞跃。江门市水利局计划利用这一成果,作为推动力,逐步提升全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并推动服务能力的增强。水利工程在防灾减灾、供水灌溉等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江门市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发展。在此,向广大读者提出疑问:您认为江门市水利局在推广标准化管理至其他水利工程方面,能否顺利推进?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