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新区袁旗寨社区接待了一群不寻常的“工作者”——燃气嗅探犬。这一现象既令人对现代科技与动物潜能的结合感到惊奇,同时也促使公众对燃气安全巡检的新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燃气嗅探犬初亮相
11月5日,高新区袁旗寨社区迎来了两只燃气嗅探犬,它们以接力形式展开工作。这两只犬负责对地下燃气管道和户外立管进行细致的排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嗅探犬并非寻常犬类。以淘淘为例,尽管年仅6岁,但它已积累了超过4年的工作经验,堪称燃气泄漏探测的专家。它们外表威猛,内心却极为细腻。即便天然气浓度仅为百万分之一,也难逃它们的嗅觉。
燃气泄漏检测技术的精度要求日益提高,这一现象凸显了对更高检测精度的迫切需求。传统的检测手段在处理极低浓度泄漏时,存在遗漏的风险。随着嗅探犬的参与,燃气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更为敏感的辅助工具,增强了检测的准确性。
嗅探犬的工作过程
在9时46分,拥有七年从业经验的罗飞带犬师,从淘淘口中接过它叼着的小球,随后下达指令,淘淘随即投入到工作中。它穿梭于楼宇间的小径,在栅栏与绿化带间来回嗅探。一旦发现户外立管,淘淘便会扑上前去进行查探。到了10时05分,在袁旗寨社区6号楼3单元外,淘淘发现了异常,它趴在立管上不断拍打管道。在确认疑似漏点后,它返回到罗飞带犬师的身边。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嗅探犬工作的高效与专业性。
为确保嗅探犬工作的精确性与条理性,已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工作流程。在此流程中,带犬师的指令传达及嗅探犬的动作反馈均经过专业训练。此外,嗅探犬对不同情境的处理能力亦显示出其出色的工作性能。
与传统巡线对比
嗅探犬在燃气巡线检测方面相较于传统方法展现出显著优势。传统巡线往往存在检测盲区。嗅探犬不仅巡检效率更高,精度也更为精确,能够精确锁定燃气泄漏点。以冬季为例,燃气管道的弯头可能因生料带的热胀冷缩而产生缝隙,但若泄漏量不超过20PPM,则可能被传统方法忽视。然而,嗅探犬却能发现这些泄漏。此举有效降低了二次检测和土地开挖的需求。这引发了对传统巡线方法与新型技术是否应相互补充的思考。
具体数据揭示了其成效,嗅探犬自上周五抵达西安投入工作,短短5天内便巡查了约63公里的管网。它们不仅能够探测地面上的可见设施,地下管网同样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在微风拂面的环境中,它们的工作效率更为显著。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嗅探犬巡检的高效性。
特殊情况的识别
11时10分,工兵在单元楼口发现燃气柜周围有异常迹象,燃气柜的尾巴快速摆动,似乎暗示着泄漏的存在。但经详细检查,发现是燃气柜内的调压器自动释放天然气,以确保入户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这一现象表明,尽管嗅探犬反应灵敏,但仍有容易混淆的情况发生。因此,人和犬的协同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燃气嗅探犬的作用虽不容忽视,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力。在解读嗅探犬行为、判断其反应,以及进一步核实疑似情况等关键环节,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
嗅探犬的训练与考核
每只嗅探犬在基地接受至少一年的专业训练,上岗后每年还需通过“职业考核”,此过程旨在通过竞争选拔最优秀者。若嗅探犬出现嗅觉不敏锐、体力不支或性格难以驾驭等问题,不适合从事岗位工作,将被送回基地接受照顾和养老。
嗅探犬选拔与管理的严格性,充分反映了其职责的严谨性。此外,这种严格性还确保了燃气巡检中所使用的嗅探犬均能维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嗅探犬工作的拓展
秦华集团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了燃气嗅探犬的试用巡检项目。该集团对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等区域进行了细致巡检,在6天内完成了对104.3公里管线、678处阀门及412处调压箱的全面检查。试用效果显著,使得燃气嗅探犬在高峰供气前被正式聘用,以协助完成燃气管网的安全巡检。此举不仅有助于确保市民冬季用气安全,而且标志着燃气巡检方式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嗅探犬在确保市民燃气使用安全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对此,您认为燃气嗅探犬的巡检方法还有哪些改进空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并请给予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