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营村曾经依靠燃煤进行冬季取暖,而现在已成功切换至天然气供暖系统。这一变化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这一进展背后,汇聚了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以及众多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其背后的故事值得深入探究。
西华营村的转变
土左旗白庙子镇西华营村的村民过去普遍采用燃煤取暖。这一传统方式不仅环保性不足,而且供暖效果不稳定。然而,近年来,随着土左旗政府的积极推动,这一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今年9月中旬,呼和浩特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加入治理工作,为这个拥有近200户居民的村庄引入了天然气。天然气供应的接入后,村民付巧英表示,相较于燃煤,天然气取暖更加清洁且更加温暖。
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取暖方式,更显著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与乡村的环保质量。昔日,每逢冬季,村子内充斥着煤炭燃烧后的灰尘,而如今,村庄已变得相对清洁和有序。
天然气的经济账
众多村民在考虑使用天然气时,会权衡其经济成本。村民付巧英经过计算发现,以往冬季她家需燃烧约3吨煤炭,市场价约需3000元。而如今,得益于天然气补贴,仅需2000多元即可满足全年需求。由此可见,天然气在价格上并非遥不可及,且从总体开支来看,甚至比煤炭更为经济。展望未来,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升,煤炭价格可能波动不定,而天然气成本相对稳定,这对村民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安装工作的成果
自9月16日起,呼和浩特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燃气管道接入工程。其中,西华营村与东华营村被列为重点项目区域。西华营村最初有150户村民提出安装天然气设备,实际完成改造的户数达172户。而在东华营村,上报改造的村民有197户,最终完成改造的户数增至200户。众多村民的积极参与,且改造户数持续上升,充分体现了村民对天然气改造项目的支持与认可。
使用教育工作
许多村民对于天然气这一新兴能源尚不熟悉。在由燃煤向天然气转换的过程中,初期村民们普遍感到不习惯。为此,呼和浩特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开展了多项后续服务。他们不仅耐心地向村民详细介绍了天然气使用的流程,还讲解了如何正确关闭阀门等细节。通过这些细致的指导,村民们能够迅速掌握天然气的安全使用方法。此举不仅增强了村民使用天然气的信心,也为村庄的天然气改造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工程的高效推进。
运营与安检部署
呼和浩特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为提升服务,特设立白庙子运营所。该所服务范围包括31个村庄,覆盖12000多户村民。同时,31名村民被聘请并接受专业培训,担任安检员,负责不定期进行入户安全检查。此外,白庙子运营所的工作人员亦参与其中,共同开展相关工作,旨在及时发现并解决村民在用气方面的问题,从而保障村民安全、安心使用燃气。
改造任务进展
自2022年始,土左旗白庙子镇着手实施燃煤散烧整治。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2000户完成改造。在2024年,3495户村民的改造任务中,已有3000余户完成。尽管尚存少数未完成,但整体进展令人满意。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整个改革项目将圆满收官,让更多村民体验到天然气带来的便利与清洁。关于这种天然气改造是否可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广泛推广,敬请点赞、分享及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