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连续12年跻身我国化工园区30强之列。在2024年于成都举办的“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上,该区荣获“2024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榜单第13名。这一卓越成绩,如同化工行业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备受瞩目。人们不禁产生疑问,究竟何种因素促使该区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创新发展成制胜关键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呈现了一幕引人注目的景象。火焰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喷射在一厘米厚的毛毡状物品上,却未引发任何损害。这一现象凸显了开发区对创新的重视,积极拓展新领域和赛道,不断激发新的动力与潜力。这种创新理念吸引了众多高精尖项目入驻。截至目前,已培育出多类优质企业,其中包括32家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这一系列成就充分展现了创新如何助力发展。
开发区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固地位,创新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他们在技术研发与人才吸纳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比如,在新型材料研发方面,他们不断加大资源投入,促使企业在材料科学领域持续深化研究。这些创新成就不仅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开发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工业管廊广泛分布。这些管廊承载着关键作用,可将一家企业的产品或废料转变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以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生产的氢气通过管廊输送至河北科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后者生产所需的原料。河北科迈因此免去了外地采购氢气的需求,每年可节省成本超过4000万元。此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企业间紧密相连,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其各环节均有效降低了资源浪费和成本。众多企业采纳此模式后,效益显著增长,助力开发区实现绿色与高效的发展。此外,该模式还为其他地区化工产业的进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
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坐落于京津冀地区,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园内汇聚了众多企业,北京地区拥有36家企业,天津地区有9家,河北地区则有12家。目前,该产业园已具备生产100多种原料药的能力,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感染等多个医疗用药领域。产业链条已初步构建完成。
园内企业生产运营兴旺,货车运输往来络绎不绝。该区域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随着更多高质量药企的加盟,以及新药研发和生产的推进,该产业园区预计将进一步加强其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影响力。
榜单权威性的体现
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主导,集结专家团队对全国超600座化工园区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评估。依据这一评估结果,专家们联合确定了“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名单。该名单现已成为国内化工园区发展状况的关键参考依据。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凭借其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园区规模、环境建设、创新能力及产业协同等多个维度,成功入选30强榜单。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其不懈努力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开发区在各项建设领域的持续进步,每年均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优越的营商环境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紧密依赖于其优质的营商环境,该环境对该开发区的核心地位至关重要。该区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特别突出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已引入18个科研团队,其中7项科研成果已在该区及周边实现转化。此外,多个项目正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试验和成熟化处理。
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竞相落户。企业得以有效简化行政手续,进而将更多资源集中于生产与研发领域。开发区持续吸引企业并保持持续增长,其核心在于所提供的全面服务理念。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多年持续奋斗,成功跻身全国30强榜单已有12年之久。然而,关于其未来能否继续维持这一优异成绩,各方意见分歧。我们期待您的见解,同时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