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1月4日,广州迎来了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这一全球瞩目的商业盛会在我国举办。在广交会期间,众多亮点数据引人注目。截至11月3日,共有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的25.3万名境外采购商参会,这一数字比上届同期增长了2.8%,创下了历史新高,突破了25万大关。
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创新高
第136届广交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在贸易领域的强大吸引力。数据方面呈现显著增长,25.3万名境外采购商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8%。这一系列数据揭示了全球对中国商品需求的持续上升,同时也显示出广交会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大。广州作为此次盛会的举办地,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众多采购商的到访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遇。
众多境外采购商的参与,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中国在全球众多产业中技术领先,生产能力卓越。其次,广交会持续改进展会形式,这也是吸引采购商前来的一大关键因素。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的旅客流量在此期间持续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广州海关下属的广州白云机场海关肩负着关键的监管职责。该海关监管了超过6500架次进出境航班,以及约94万名的进出境旅客,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9.5%和46.7%。这些数据揭示了广交会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还显著推动了人员流动。
广州白云机场,作为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在广交会期间扮演着繁忙运输的关键角色。它是众多境外客商参与广交会的主要出入国境门户。高效的航空交通系统为广交会吸引了大量境外客商,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云机场口岸出境高峰
广州白云机场近一周迎来出境旅客高峰。据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值机处航空器查验二科科长方平兰介绍,平均每日有约2.3万名旅客出境。特别是11月2日,当天的客流量超过了2.4万人次。此次高峰期的出现与展会规律相符,正值广交会即将落幕,大量境外参展商完成行程后开始返程。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面临巨大挑战,需合理调配人员,保障旅客出境顺畅。在此背景下,机场海关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保障出境旅客通关顺畅的措施
为确保出境旅客通关过程顺利,广州白云机场海关迅速采取行动。该部门与机场及航空公司保持紧密沟通,及时获取航班信息。如遇航班旅客数量较多的情况,海关会预先部署更多工作人员以加强监管。
在监管资源配置上实施科学合理调整,确保旅客在通关过程中不会因某一环节而出现拥堵现象。口岸联检部门与相关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改进出境旅客的通关流程。通过创新实施“一次过检”的行李检查模式,显著简化了出境旅客的通关步骤,旅客无需反复检查行李,这极大地提升了通关效率。
广交会的贸易意义
广交会的举办推动了国际贸易的交流,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以及中国企业参与。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得以更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众多中小微企业借助广交会获取的订单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外国采购商也得以寻找到符合其需求的高品质、低成本的商品资源。
中国目前拥有众多产业完备的产业链,这一特点在广交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会上展出了从精致的手工艺品到庞大的机器设备,种类繁多,为全球贸易交流构筑了一个高品质的平台。
航空枢纽与贸易展会的协同关系
广州白云机场作为重要的航空枢纽,与广交会等贸易盛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效应。该机场的便捷交通条件,使得国内外商旅能够迅速抵达或离开广州,确保了广交会参与者的人流顺畅。
广州白云机场因广交会的举办而受益,旅客流量显著增加,机场利用率与知名度亦随之提升。此类协同效应在各地航空枢纽与贸易展览会间颇具借鉴价值。其他城市的展会如何借鉴这种模式,实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欢迎各位点赞、分享本文,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